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认知心理学 (中文) 8 - 合取谬误与刻板印象:人类能够理性推理吗?

2021-03-03 15:42 作者:追寻花火の久妹Riku  | 我要投稿

合取谬误与刻板印象:人类能够理性推理吗?

本期内容仍然是关于理性。在回顾上期内容以及关于启发法与偏见的内容介绍之后,您将进行一项有趣的推测实验,有对应的互动视频。

相信您一定看到标题的“合取谬误”与“刻板印象”这两个词了。您对“刻板印象”这个词可能会比较熟悉,但是对“合取谬误”这个词大概是完全摸不着头脑。别担心,您马上就会看到它。

 

数学期望

【这部分看不懂不影响后面的阅读】

上期我们说过数学期望Expectation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其结果的总和。它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大小。

我们将上期测试的第一组问题改变一个说法:

在某国发现了一股致命的新流感,预计将于有600人会因此去世该国必须在两种干预措施之间快速做出决定

- 如果使用计划A,该计划将挽救200人,不过400去世;

- 如果使用计划B,每个人都有50%的机会被存活。

您认为应选择哪个计划

- 计划A的数学期望:200×100% + 400×0% = 200人

- 计划B的数学期望:(1×50%)×600 = 300人

另外,在上期的问题中:

问题二:您更喜欢以下哪个选项?

A:有25%的概率赢得200元 - 数学期望:200×25% = 50元

B:有20%的概率赢得300元 - 数学期望:300×20%= 60元

 

启发法 Heuristics

启发法是指依据有限的、不完整的知识或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

启发法是一种依据关于系统的有限认知和假说从而得到关于此系统的结论的分析行为。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有可能会偏离最佳方案。通过与最佳方案的对比,可以确保启发法的质量。

典型的启发法有试错法和排除法。

启发法依赖于经验,因此它并不可靠。因为有时启发法也可能是基于错误的经验,在特定的情形下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

例如:人们觉得贵的蔬菜比便宜的口感要好。这种经验认知在价格和品牌相关的时候是正确的;不贵的品牌上标上较高的价格会让实验参加者们感受到,贵的蔬菜比不贵口感要好。这可称价格意味着质量”的偏差。

- 思考:您认为启发式决策的概念与思考,快速和慢速中描述的系统12区别之间有什么关系?

 

启发式偏见 Heuristics & Bias View

- 决策有偏见且容易出错,由过分快速的认知启发式技术提供支持

- “看来人们大都缺乏针对重要判断任务的正确程序……可能有人说,我们没有机会发展出能够在概念上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斯洛伐克,菲什霍夫和利希滕斯坦

- 框架效应合取谬误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具有偏见与局限性。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上期我们提到,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或数学期望相同)的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由于不一样表达导致不一样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

 

经典的框架效应

自变量:收益(将被保存)或损失(将被消灭)

因变量:有风险或无风险的选择

通常,在收益情况下人们是厌恶风险的,在损失情况下人们则偏向于寻求风险。然而,根据理性主体模型,人们应该同样有可能选择有风险/无风险的选择,并且框架应该对于理性主体无关紧要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上期实验的第一组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正在为一种不寻常疾病的爆发做准备,该疾病预计将导致600人去世。已经提出了两种与该疾病作斗争的替代方案。假定对后果的确切科学估算如下:

第一组A:如果采用了计划A,将拯救其中200人。

第一组B:如果采用了计划B,那么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将挽救600人,而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将不会挽救任何人。

第二组A:如果采用了计划A,其中400人将去世。

第二组B:如果采用了计划B,那么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让所有人获救,而有三分之二的概率有600人将去世。

而大多数人(约70%)倾向于选择第一组A以及第二组B这些强调“收益”的选项,而避免“400人将去世”这样强调“损失”的选项。

 

一个例子:相似性

人们可能认为:朝鲜相似于中国 比 中国相似于朝鲜 要更加相似(即朝鲜像中国,但是中国不像朝鲜);

另一个例子是:人们可能会同意“牙买加与古巴”相似,也同意“古巴与俄罗斯相似”;但是“牙买加与俄罗斯相似”听起来就很奇怪。

再比如:麦当劳比肯德基好吃,肯德基比德克士好吃,德克士比麦当劳好吃......(套娃警告)

 

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View

有限理性由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Simon所提出传统经济学中认为人类是“完全理性”;但是现实中,人们所获得的资讯、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所能够考虑的方案也是有限的,未必能作出使得最大利益化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与心理限制。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体模型的批评

- 它对心智做出了不切实际的假设——我们通常没有无限的时间,知识和计算能力

- 理性是帮助有机体实现其目标的工具

- 理智像是可以租用的武器,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任何目标中” -Simon

 

合取谬误 Conjunction Fallacy

框架效应与合取谬误是常见的导致我们判断错误的原因。

合取谬误用最简单的形式说就是:人们认为同时发生A和B比仅发生A或仅发生B的可能性更大。根据客观概率,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必须小于任何一个事件自身发生的概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认为“合取”(同时发生这两个事件)的可能性更大。

如下图,阴影部分代表了A与B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但人们往往会认为A与B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比单独发生的可能性大。

A与B同时发生的可能性 一定不大于 单独发生A或者单独发生B的可能性


接下来您可以前往我的互动视频来体验一项推测实验~

推测实验 Typical Reasoning - 来自 CogLab 5

【背景】

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Tversky and Kahneman,1983)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概率的估计往往与客观概率大不相同。他们认为,其原因是人们经常使用“启发式”方法来帮助他们估计答案。启发式可以看作是为了提高速度而牺牲了一些准确性的方法。通过使用启发式方法,人们通常可以非常快速地得出足以满足日常生活目的的答案。但是,这些方法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

该实验内容基于Shafir、Smith和Osherson(1990)的实验。

接下来,您将阅读有关几个人的简短说明,并且将要求您评估这些人从事某些职业和/或从事某些活动的可能性,并按照您认为的可能性打分。

 

分数:从1-8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有可能发生。

【在我的互动视频中是按照1到4分打分。

 

问题一:

小明今年19岁。他自从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打工。平时,他喜欢骑摩托车并且他喜欢踢足球。

请问小明是汽车修理工且他学吹长笛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二:

琳达是哲学专业的学生。她很聪明而且她很关心社会的公平与歧视问题。

请问琳达是老师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三:

约翰今年45岁,他曾经是一名上校。他在大学学习了政治学并且精通俄语与阿拉伯语。他比较喜欢社交。

请问约翰在政府机关工作并喜欢打篮球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四:

杰克自从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打工。他喜欢乡村音乐,而且他喜欢各类体育运动。

请问大明喜欢赏鸟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五:

卡拉是一个34岁的女性,而且她非常有野心。她精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与英语四种语言,而且她很喜欢讨论政治问题。

请问卡拉喜欢用外语读诗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六:

大明40岁且有一些肥胖。他很喜欢欣赏美酒而且他拥有许多烹饪书籍。

请问大明喜欢听古典乐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七:

小芳是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且她很喜欢戏剧与诗歌。她还对法国政治与文学很感兴趣。

请问小芳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并喜欢写小说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八:

小紫非常安静而且比较害羞,但是她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她很喜欢上学,尤其是手工课。

请问小紫喜欢自行车比赛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九:

海伦26岁且她很喜欢社交。她不喜欢政治,但是她喜欢买衣服而且她喜欢看时尚杂志。

请问海伦的工作是秘书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十:

理查德今年50岁,很热爱他的工作。但是他不太喜欢他的同事。他是单身,不喜欢社交,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交活动。

请问理查德是工程师且喜欢追番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十一:

小蓝今年27岁,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他喜欢去博物馆以及展览而且喜欢在社交场合穿得很耀眼。

请问小蓝是一个热爱画画的公车司机的可能性大吗?


最后一问:

汤姆42岁,他很喜欢化学。他阅读过很多科学杂志而且他很喜欢科学研究。

请问汤姆喜欢敲锣打鼓的可能性大吗?

 

解析:建议前往我的互动视频查看解析


类型分布:

问题一:【低典型值,合取】

小明今年19岁。他自从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打工。平时,他喜欢骑摩托车并且他喜欢踢足球。请问小明是汽车修理工且他学吹长笛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二:【高典型值,单一】

琳达是哲学专业的学生。她很聪明而且她很关心社会的公平与歧视问题。请问琳达是老师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三:【高典型值,合取】

约翰今年45岁,他曾经是一名上校。他在大学学习了政治学并且精通俄语与阿拉伯语。他比较喜欢社交。请问约翰在政府机关工作并喜欢打篮球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四:【低典型值,单一】

杰克自从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打工。他喜欢乡村音乐,而且他喜欢各类体育运动。请问大明喜欢赏鸟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五:【高典型值,合取】

卡拉是一个34岁的女性,而且她非常有野心。她精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与英语四种语言,而且她很喜欢讨论政治问题。请问卡拉喜欢用外语读诗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六:【高典型值,单一】

大明40岁且有一些肥胖。他很喜欢欣赏美酒而且他拥有许多烹饪书籍。请问大明喜欢听古典乐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七:【高典型值,合取】

小芳是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且她很喜欢戏剧与诗歌。她还对法国政治与文学很感兴趣。请问小芳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并喜欢写小说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八:【低典型值,单一】

小紫非常安静而且比较害羞,但是她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她很喜欢上学,尤其是手工课。请问小紫喜欢自行车比赛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九:【高典型值,单一】

海伦26岁且她很喜欢社交。她不喜欢政治,但是她喜欢买衣服而且她喜欢看时尚杂志。请问海伦的工作是秘书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十:【低典型值,合取】

理查德今年50岁,很热爱他的工作。但是他不太喜欢他的同事。他是单身,不喜欢社交,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交活动。请问理查德是工程师且喜欢追番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十一:【低典型值,合取】

小蓝今年27岁,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他喜欢去博物馆以及展览而且喜欢在社交场合穿得很耀眼。请问小蓝是一个热爱画画的公车司机的可能性大吗?

问题十二:【低典型值,单一】

汤姆42岁,他很喜欢化学。他阅读过很多科学杂志而且他很喜欢科学研究。请问汤姆喜欢敲锣打鼓的可能性大吗?

 

【说明】

这项实验有两个变量:(1)一项活动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是典型的还是非典型的;(2)询问是否存在一项或两项活动。因变量是评分等级。

 

我们预计参与者会做什么?为什么?

您应该发现,对于单个事件,对典型事件的评价要高于对非典型事件的评价。对于合取事件,您应该发现对典型合取的评价要比对非典型合取的评价高。

您还应该发现,与单个典型事件相比,您认为典型活动合取的可能性更高。如果您依赖客观概率,则应将合取的可能性评为比单个事件低,因为与仅发生其中一个事件相比,发生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应该较小。

 

CogLab 5 基于约三万八千人的数据显示:

在评分范围为1-8分的情况下:

- 低典型,单平均:3.429,标准偏差:1.026;

- 高典型一平均:5.162标准偏差:1.013;

- 低典型值,合取平均:4.485标准偏差:1.151;

- 高典型合取平均:5.648标准偏差:1.162。

 

我的互动视频的评分是1-4,互动视频中的对应数值可以考虑乘2之后除以3算平均值再来与上面的数字进行比较。目前没有人在我的互动视频中获得正数分数。

 

有关合取谬误

我们改编一下实验中的第二问:

琳达今年31岁,她是单身,但是非常直率聪明。她大学学习的是哲学专业。她很关心社会的公平与歧视问题,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活动。

请推测,下面哪个更有可能?

A:琳达是一位银行柜员。

B:琳达是银行柜员,活跃于女权主义运动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明确:

- 参与者必须推断“可能”的含义

- 我们通常假设对话中的说话者遵循“相关性最大化”我们希望演讲者说出与他们的沟通目标相关的事情在给定上下文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语用推断

- 上述的问题就变成了:“琳达一个很好的银行柜员的实例吗?”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或事物的一种概括性质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或事物之中的某一个 个体 给旁人的感受。

刻板印象通常是因为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或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但是刻板印象也有可能是准确的。

思考:什么是刻板印象?板印象与本次实验的发现有何关系?

这里给出一些不同人的看法:

结果表明,很多时候人类更有可能做出感觉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客观上更有可能做出的决定。尽管这看起来像是非理性的思维,但这是我们的大脑减少做出决定所需努力的捷径。人们说服自己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决策是理性的,并常常试图使不完全有意义的决策合理化我认为,决策并不总是完全理性或非理性的。

“刻板印象是对特定人群的普遍看法这与实验有关,因为它正在测试我们对仅给出几个特征(例如,他们的职业或教育水平)的个人期望。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是运动员,那么我们可以假设他们喜欢喝蛋白质奶昔,并且比起在图书馆学习,更可能去体育馆学习,这是因为我们对运动员刻板印象饮食健康并且身体健康,而且经常运动。

在实验中,参与者仅使用其刻板印象来判断其他人的行为方式。这些定型观念将使他们高度高估某些特定条件的可能性。

刻板印象起启发式作用。在此实验中,实验者简化了对一个人的特征的判断,而我们只有两个信息。

 

Current View 目前看来

当我们考虑社会价值和目标时,人类可以被视为理性动物。

我们承认我们的信息、资源是有限的。

研究目标:

 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这些社会价值观和目标?

 我们能否更好地了解我们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

 

CogLab 5 在本次实验中提供了一些问题:

基础问题

1. 使用启发式方法有什么优势?使用启发式方法的缺点是什么?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合取谬误。

3. 对于本次实验,参与者平均对单个或合取事件哪个给出评分更高?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参与者是否使用客观概率做出判断?你认为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

 

高阶问题

1. 您和您的两个同事刚刚面试了您的律师事务所应聘职位的候选人。你的老板问你在面试中你对应聘者有什么推论。您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出正确的推断?

2. 约翰是一个年轻精力充沛肌肉发达外向的人。请你估计他a)高大并且喜欢运动的可能性,以及b)身材高大,喜欢运动,并且有很多朋友的可能性

3.您和朋友正在散步。在散步时,您遇到了一个中年妇女。您告诉您的朋友,她看起来像个非常聪明的人。您的朋友同意,但补充说这名妇女也很自信。 谁的表达更有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

 

关于理性的最后思考

我们完成的研究(以及更多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在系统上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担忧吗?你怎么认为?

这里给出一些不同人的看法:

“即使人类在系统上是非理性的,我们仍然可以过着有意义的生活。理性与智慧不同,非理性的人仍然可以是成功和智慧的。由于人类一直作为非理性存在而存在,因此没有太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常,在我们关心的事情上我们是理性的,因此我们不必太在意。但是,当我们遇到不太在意的情况时,我们往往会变得不那么理性。”

“虽然有点担心人类可能会系统地变得不理性,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意识到这一事实。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将能够评估我们的行为和信念有多合理或不合理,并据此进行调整即可。”

“虽然我们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在许多方面都缺乏理性,但在风险低的情况下,人类倾向于不那么理性——例如完成对一个小班级的短期研究。当风险很高时,人们往往会变得更加理性。由于这些原因,人类应该对非理性性有所关注,但不要惊慌。尽管人们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但在真正重要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共同努力并保持理性。”

“我们不应该过于担心系统上的非理性,因为其他人能够要求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并且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决策改正自己。此外,如果人类在认知上是最复杂的生物之一,那么我们对此缺陷无能为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为的决策会以足够的准确性和效率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处理每天遇到的大量信息时,必须在准确性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效率而不是准确性可能不是理想的选择,并且会导致不合理,但这在某些情况下是最佳选择。”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社会政策、法律和政府方面保持理性。这些规则必须是理性的,以便为我们的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形状,允许我们变得非理性。”

 

CogLab 5 的额外参考文献

Fisk, J., & Slattery, R. (2005). Reasoning about conjunctive probabilistic concepts in childhood.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9, 168-178.

Fisk, J., & Pidgeon, N. (1998).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potential surprise, and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Huma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1, 655-681.

Fantino, E., Kulik, J., Stolarz-Fantino, S., & Wright, W. (1997).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A test of averaging hypothese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4, 96-101.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接下来的几期内容将继续对《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进行阅读。想继续看文集但是不想读书的朋友可以跳过接下来的两期专栏~


认知心理学 (中文) 8 - 合取谬误与刻板印象:人类能够理性推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