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埋下伏笔
今天重新打开《增长黑客》看了一下,想着复习一下,说不定会发现一些对我们产品有益的东西。
结果发现沧海桑田,一切都变化太快。
两年前的这时候,我大概在看这本书,当时觉得未来可期,我们产品很有奔头,结果后来一切都不了了之。
那时候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应该还在想着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当时书里的一些国外互联网公司风头正胜,现在看看,呵呵都是过眼云烟。
Airbnb咋样呢
领英咋样呢
Uber咋样呢
今天发现真正强的互联网公司原来都在中国呀
特别是这次疫情之后,谁强谁弱已经非常清晰了
果然是潮水退去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两年前瑞幸才刚成立不久,如今它已经高楼起过,已经楼塌了
两年前黄峥是谁我还不知道,如今身家已经超过马云了
两年前我来B站只看动漫和妹纸跳舞,现在我都开始在B站上学习、写东西了
最近看了一个王兴和王小川聊天的视频,王兴有个观点我十分赞同:企业最终能不能成功,十年前就决定了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B站,B站用户群和用户粘性放在这儿,竞对和潜在竞对再作妖,也是作不过的。没办法,稳啊,势不可挡
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句话形容再贴切不过了,美团也是类似的

现在回头看我们那个失败的酒店产品,我也觉得知道的人大概很早就看出不行,但大家那会儿可能都还不知道
目前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我都可以说出致命的三点:
产品非刚需,用户付费意愿非常低
市场人员不懂业务,无法提炼客户需求,抓住关键点
产品(也就是我)做事求全,分不清主次,将自己湮没在细节里,热爱做事却没想过效果
突然想起当时老板看我在感情上一直挣扎,还提醒我要想人生幸福,就把不必要的期待划掉
当时我太年轻还不懂,现在已经成为该原则的彻底践行者了
最近我少了很多自怨自艾的情绪,慢慢不再拿自己跟朋友们比较
一方面是领悟到人各有命,大家追求各有不同,看起来多强的人都是当时那会儿强,“好景不会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真正的强者是抗风险能力强,能扛过逆境,能活下去,能一直慢慢成长
另一方面是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况跟过去有关,未来是靠现在决定的,我能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为未来打基础,要来的是谁也挡不住的
翻了以前的票圈,都是跟朋友吃喝玩的照片,整个人活在那种莫名其妙的得意里,好沙雕啊!○| ̄|_
还好我现在发现自己以前的沙雕了o( ̄▽ ̄)d
好了,为未来干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