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货】成瘾始于痛苦,戒瘾终于平衡!深度解读多巴胺机制,用身体“内稳态”禁...

2023-08-08 14:33 作者:爱辰的橙  | 我要投稿

对快乐的成瘾源于痛苦的驱使

1.各种成瘾行为让我们能在喧嚣的世界感到一丝放松,但是 在享受完多巴胺带来的快感之后,痛苦还会在原地等你,并且前后落差会让你觉得更加的痛苦,于是你一有逃避的机会就会开溜。


2.最后导致在痛苦的驱使下,你对快乐上瘾了,这种瘾可能是烟瘾、酒瘾、性瘾…最后凡是能够刺激大脑多巴胺的产生的事物都有成瘾的可能性,并且多巴胺释放量越多就越容易成瘾,一旦成瘾也更难戒掉。


3.我们自己也明白,很多成瘾行为已经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但如果不重复成瘾行为,我们就会非常痛苦,因此继续沉沦


多巴胺的作用+成瘾的底层原理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科学家一般用它衡量某种体验之人成瘾的可能性如巧克力能让多巴胺释放量提高55%,性行为提高100%,尼古丁提高150%,一些毒品能提高1000%,这些东西的成瘾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这也是一些行为一旦尝试就很难戒了的原因。


成瘾程度的评估和戒瘾痛苦是按照一个量级评估的,所以,像毒品一类的东西千万不要碰。



多巴胺并不是为了让人们在获得奖励后感到快乐,而是驱使人们产生奖励的动机,多巴胺让你对快乐产生渴望,如你吃一块巧克力,大脑会记住“开心”的感觉,下次再看到巧克力,多巴胺会激活大脑中的奖赏回路,还没吃,嘴里就有了巧克力的味道,产生了吃的冲动。

可值得注意的是,多巴胺再吃巧克力之前就已经被释放了,因此,它不是让你产生快乐,而是对快乐产生渴望


如果看了却不吃巧克力,也就是不进行成瘾活动,渴望得不到满足,痛苦就随之而来。


大脑中处理快乐的区域和处理痛苦的区域是重叠的


02:54

这一段解释了快乐后会痛苦的原因(大脑的平衡机制,快乐与痛苦的平衡)


还要介绍一下“奖赏预判误差"


03:43


他是多巴胺让我们始终对奖赏产生渴望的重要机制,即实际的奖励得超出预期才行,第二次成瘾活动要比第一次成瘾活动更加的刺激,否则多巴胺的效应就会降低,产生的快感也会减弱]



上上个介绍的大脑平衡机制,即进行成瘾活动后也会激发痛苦,再加上奖赏预判误差,即人们通常会要求更加刺激的成瘾活动以覆盖痛苦,导致了负面的循环,最终天平将不会平衡,快乐的门槛越来越高,天平也始终向痛苦,造成“快感缺失”


所以,对于重度成瘾者,正常生活就已经成为一种痛苦,一些吸毒成瘾的人,毒品对他们来说可能和盐水差不多,但没办法,戒不掉啊,因为只有继续吸,他们才能让天平恢复平衡


这样下来,追求极致快乐的人,最终将不会享受到任何快乐。


---------------------------------------------------------------------------------------------------------------------




四、解决办法(本质是利用多巴胺)

堕落因为多巴胺,解决当然也得靠多巴胺


1、以痛治痛:主动进行令自己痛苦的活动,从而使自己产生更多的多巴胺,缓解焦虑。

原理:大脑平衡机制,追求快乐大脑会给你痛苦平衡,反之,亦然。


2、物理阻断:把成瘾物以及跟成瘾物相关的一切东西,能让你和成瘾物产生联想的一切东西,一个不留,通通甩掉,让他们在视线里消失,脑袋里也尽量不想,让他们在脑海里消失


原理:


07:37



3.激进诚实:①说实话,承认自己有什么瘾,大声讲出来,这样可以刺激前额叶皮质,从而提高诚实度和自控力。

②瘾上来的时候在心里默念“我没有瘾”“我要戒掉这个瘾”之类的话。

③或和身边的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句话,效果更好,和越多人说过,监督作用越强,提醒人越多,三人成虎,谎言多了也会成真,到最后你自己都会相信这个“谎言”


忠告:标准会越降越低,不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干货】成瘾始于痛苦,戒瘾终于平衡!深度解读多巴胺机制,用身体“内稳态”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