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操的第一谋臣、颍川士族的领袖荀彧是如何被边缘化的?

2023-06-02 15:55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熟悉东汉末年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荀彧是曹操早年最重要的第一谋臣。甚至可以说在曹操一生中,其他文臣的综合影响力都无法与荀彧相比。因此曹操很早的时候就称赞荀彧是“吾之子房也”,后世有些人(比如王羲之)也将荀彧与诸葛武侯相比(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

然而荀彧的人生却没能像张良和诸葛武侯一样君臣相知、生死不离,而是被曹操逐渐边缘化,荀彧与曹操的关系也从亲密发展到了疏远并最终决裂。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在忧虑中病逝(一说被迫自杀)。那么荀彧是如何被边缘化的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除了个人才华外,荀彧成为曹操麾下第一谋臣的基础有两个:第一,荀彧是颍川士族集团的领袖。汉末是士族崛起并成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想要统治稳定和长期发展的军阀必须要得到某个士族集团的有力支持,以其为统治核心。支持曹操的士族集团就是颍川士族集团。

在颍川士族的大力支持下,颍川郡成为曹操最稳固的根据地,许昌就位于颍川郡。曹操早年的文臣谋士要么是颍川人(如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要么与颍川关系密切(如司马懿)。而荀彧是颍川士族集团的领袖,曹操集团在前期可以算得上“曹家主公荀家府”。

第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到许昌后,荀彧出任尚书令。尚书台是东汉朝廷的核心机构,谁控制了尚书台谁就控制了朝政。荀彧出任尚书令是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如果尚书令荀彧不配合,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会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崩盘。

然而荀彧的好日子在建安九年(204年)到头了。曹操在这一年攻占冀州,然后在第一时间将大本营从许昌迁到了邺城,这表明曹操此时要摆脱对颍川士族的依赖了。很多非颍川出身的士人(如王朗、华歆、崔琰)此后得到了提拔和重用,“曹家主公荀家府”基本宣告结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除三公,恢复并自任丞相。曹操恢复丞相意味着取消了尚书台为核心机构,让朝政以丞相府为中心运转,这当然导致尚书令荀彧的影响力大幅下降。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到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在史书记载中的存在感远远不如之前。

综合来讲,从建安九年(204年)攻占冀州开始,曹操一方面逐渐摆脱对颍川士族的过度依赖,结束了“曹家主公荀家府”的格局;另一方面则恢复丞相,取消了尚书台的核心地位。于是荀彧从建安九年(204年)开始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导致他与曹操的决裂。

曹操的第一谋臣、颍川士族的领袖荀彧是如何被边缘化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