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懂 | 65.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包含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以主观符合客观为前提的真理性认识、价值性目标、物质性结果三者的统一。
第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一个过程,即是在实践基础上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统一,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中的统一,是动态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化的统一。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当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时,人们的认识、理论方针等主观方面的东西,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不断解决主观与客观矛盾的过程。在较大范围和跨度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往往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需要多次反复,经历着由不统一到统一,由低水平的统一到较高水平统一的发展过程。一切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适应外界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不能固步自封。如果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能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仍按老框框、老道道办事,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同时,也要值得注意的是:主观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和作风,其基本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其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或表现为急躁冒进的唯意志主义倾向,或表现为落后于客观形势的保守主义倾向;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或表现为教条主义,或表现为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是,轻视实践,片面地夸大理论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若干词句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到处生搬硬套。经验主义的特点是,轻视理论,片面地夸大经验的作用。它们满足于自己的局部经验,轻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从而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