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芳华,不说再见——天科大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当我们迈进科大的第一步
我们就注定与她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灿烂芳华,与每个人不期而遇
一纸毕业证书,寓意了过往与未来
时光啊,记录了我们的青春与成长
“经历过庚子疫情,你们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届。”
2020年6月18日上午10点,天津科技大学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泰达体育馆举行。
激昂雄壮的国歌拉开了典礼的序幕,科大学子牢记科大“爱国”的校训。
路福平校长首先回顾了前几个月艰辛的抗疫历程,为主动报名参加抗疫的学生点赞,称他们是“硬核青年”,彰显了新时代科大学子的担当。路校长送给大家两个字“勇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愿大家从困难中汲取养分,勇敢地面对每一次选择。“风雨的洗礼成就了大树的强壮。站起来的次数永远比倒下来的次数多一次。”孔子曰:勇者不惧。从抗疫中广大青年舍小我为大家的感人故事中,路校长希望同学们明白: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
研究生导师代表王书军教授对大家提出了四点期望:保持学者的品质,求真务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学习的步伐;拥有豁达的心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优秀校友代表科大2003届硕士毕业生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东靖,分享了自己在湖北恩施抗击疫情的故事。当得知湖北前线需要检测人员时,他毅然报名。每天面对新冠病毒检测样本,他不顾风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毫无怨言。53天的时间里,他和队员们共检测样本23459份,单日最高样本1898份。在检测数据背后,是他们检测人员的勇往直前的热血担当!全体医务人员忘我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这次经历也让他对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毕业那年因为SARS病毒肆虐而选择了疾控行业的杨师兄说:“人就应该活得有些情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让青春在新时代中闪光绽放!”
毕业生代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毕业生刘玉茜,回忆起刚进实验室的战战兢兢,压力大到整夜失眠。她从最基础的实验基础操作一点点积累,告诫自己勤能补拙,吃亏是福,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湖北籍硕士毕业生王潇在视频中与大家分享在疫情期间母校、老师的关怀帮助,勉励同学们有经历风雨才见彩虹的畅快,肩负起更多的责任,祝愿大家所有的梦想都开花!
随后,路福平校长宣读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决议,程博闻校长宣读获得博士学位者名单,各学院领导宣读本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者名单。接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校领导为毕业生颁发博士、硕士学位证书。
走上讲台,接过学位证书,似乎再一次肯定了我们研究生阶段的辛苦付出。满满的是喜悦、感动,百感交集。是啊,科研路上充满艰辛,我们披荆斩棘,顺利拿下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其中过程我们永远不会忘吧,它让我们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笑对人生。
感恩导师的帮助,他让我们在学术的路上前进
拨动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到左
虔诚低头,是谦虚与尊敬
更是对年少轻狂的告别和美好未来的迎接
这可能是太多学子心中向往的那一刻
此刻,我们觉得神圣无比
穿着学士服的学子心中感慨万千
因为,我们的奔赴与期待
会带着老师、家人以及朋友的祝福远航
最后一次唱起校歌
抬头望向主席台,眼中的深意包含了太多
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每一个科大学子在这里自由独立地成长
你我携手徜徉,共创荣光
眼眶有暖流,心中有浩瀚
祝每一位科大学子仍旧心怀梦想
回首科大求学岁月
在校训石前驻足观看,甚至不禁大声朗读的我们
在尚德湖静静漫步,和同学谈笑风生的我们
在体育馆和操场挥汗如雨的我们,坐在草坪上弹吉他的我们
在实验室努力科研,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的我们
我们的进步和成长都是那么历历在目
我们忘不了
老四食堂的饺子,新一食堂的煎饼果子
尚德湖自在悠闲的小鸭子
白杨树间飞来飞去的肥喜鹊
夜晚的蝉鸣一声响过一声,在为我们唱着离歌。
串串回忆化作夏日的流萤星光被揉进你的梦里,成为一生的牵挂
泪水盈满了眼眶,那一声“再见”噎在喉头,无法说出口
让我们举起青春之杯,干了离别之酒。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聚散匆匆,今朝此地一别,明日各赴锦绣前程!请带上这份祝福与爱的行囊继续前行,请记得母校永远是你温暖的家,欢迎你随时回家!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迈出天科大的校门,踏上新的旅途,祝福2020届毕业生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乘风破浪,展翅高飞!
灿烂芳华,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