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文字、音乐与生活
文字里的力量是强大的,文字是病入膏肓患者的解药,也是解开精神泅渡者枷锁之钥。名家以笔为武器解构人生,对友情观、亲情观、爱情观、人生价值观、家国观等进行了完备的阐述与说明,为我无边的夜点亮炬火。 赫尔曼·黑塞在《纽伦堡之旅》写到——那些和我走得很近的朋友在了解到我的愚蠢和奇怪之后,还是忠实地陪伴在我身边,这是我唯一能为自己荒诞生活所作的有力辩护。于我而言,也许黄昏时仍陪在身旁的人才值得我的眼泪吧。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到——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几乎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并非真实存在。对我来说,此话的启迪性很强。写文章、唱歌并不一定是无病呻吟,也不一定徒增伤悲。但也许你的感情对于你已折去的翅膀而言已如深夜时还在街头闪烁的红绿灯,时而被想起,但很快又被忘记。 同样的,音乐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和弦对人情绪的渲染是很显著的。同样听王力宏,《你不知道的事》难免让人潸然泪下,而《改变自己》则能振奋人心。而人主观上将自身经历代入也会增强这种感染力。一个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对苦情歌的感受更多的是对歌中这段感情的惋惜与人人都有的那种同情心理,而一个有过不完满感情史的人听歌就像在照镜子——从"故事的小黄花"开始,寻找自己与她的过往,直到夜深人静,才发现"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才是这段感情答案。 与其消沉,沉沦于无人问津的深海;不如转身离开,相信赓续过往的热爱,有朝一日也许会再次相逢于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