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想花亭】谈谈“走火”,是必然还是刻意?

2023-06-14 20:39 作者:满口的之乎者也  | 我要投稿

空想花亭,活动之前我还在猜测是不是写类似于吾导先路不是拉特兰人不配得救的故事,没想到这次的剧情反而是不想得救。可以说yj的故事总是充满着惊喜。

那么这次剧情我想谈的一个点就是福尔图娜和德尔菲娜的走火剧情。这个桥段在这次社区讨论之中热度很大,并且负面居多,很多人甚至因为这个桥段给整个活动剧情打了低分。我一直认为社区对于一个剧情产生强烈的反响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这种反响或者说社区意见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谬误的,但是无论如何这都反映了一些事实,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

其实回顾这次活动剧情主要脉络,主要的剧情点只有两个,失火和“自首”。剩下的一些小点基本都是这两个大点的前言和后续。而走火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其实根本不重要。它既没有激化什么矛盾,也没有使得什么矛盾得到解决,至少在本次事件之中的直接影响之中,走火事件最大的影响就是德尔菲那的死亡以及福尔图娜加入萨卡兹队伍前往荒野。

那么这样一个近乎游离于剧情之外的事件,作者为什么要保留呢?我们假设作者不犯病的情况下,这段剧情便自然有其作用。

我们回看这个走火剧情,它的核心人物只有两个,福尔图娜和德尔菲娜。而德尔菲娜自走火剧情之后就“下线”了,福尔图娜也几乎处于下线状态。那么要想理解这个剧情,理解这两个人物,我们就只能回看她们初登场时候的塑造。

德尔菲娜一共登场了三次,和名叫卡洛琳的萨卡兹一次和福尔图娜两次。

 

德尔菲娜  你不是和我说你们不缺吃的......不缺,你们就吃这个?

卡洛琳  不是的,小菲娜,你听我说。我们、我们只是......

 

德尔菲娜  ......等会,小福,你该不会这时候还有闲心做甜品吧?

福尔图娜  呃,菲娜,你怎么了......你生气了?

她的话不多,但是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德尔菲娜的人物塑造。她是安布罗修修道院的新生代萨科塔典型代表。在她的眼里,大家都只是修道院的居民,是不分彼此的兄弟姐妹。他们之间没有差别,那些历史的,现实的国际上的仇恨与冲突都与安布罗修修道院无关,自然也和上面的居民无关。

那么福尔图娜呢?

福尔图娜  我不是有意背着你偷藏食材的,我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菲娜,你别生气,好不好?我做好了一定第一个让你尝尝!

福尔图娜  菲娜,真的好神奇啊,当这把铳被修好,我握上它的那个瞬间,一切都感觉很不一样!我好像......好像天生就知道该怎么使用它!

她的话也不多,而HE-2的这处剧情,这两句话,塑造了福尔图娜的想法,她终究还是一个萨科塔,更准确的说,是拉特兰的萨科塔。

虽然福尔图娜从来没去过拉特兰,只在大人们的故事中知道那大概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但她的表现和德尔菲娜差太多了。

她虽然没有去过拉特兰,但是她会和拉特兰的萨卡兹一样对生活充满浪漫的创意,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还想着做甜点。当她拿起父亲的守护铳的时候和其他萨科塔一样拥有对于铳械源石技艺的天生领悟。或许在拉特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安布罗修,这个贫瘠的乐园,这是不正常的。安布罗修与拉特兰与伊比利亚失去联系已渝六十一年,曾今在拉特兰生活过的人除了主教估计都悉数离去了,而安布罗修和拉特兰的最大差别——贫瘠,使得这里的居民不可能和拉特兰人一样。

那么为什么福尔图娜会表现得如此的“拉特兰”?只剩下一个原因——她是萨科塔。就如同萨卡兹血脉之中的仇恨一样,萨科塔天生就有共感,天生就会使用铳械,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会因为外界环境而转移。

那么理解了两位角色的形象,我们就能够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这次剧情的主旨出发,走火事件实际上就是两人所代表的形象所导致的冲突的缩影——得救的不是拉特兰,而是萨科塔。萨科塔是选中之人,只有他们能得救。

即便有安多恩,德尔菲娜这样的萨科塔存在,依旧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即在当前的环境下,只有被选中之人——萨科塔——能够得救。

而在这次故事之中,则更一步的将冲突表现为,萨卡兹和萨科塔的冲突现阶段不可调和。而这,也就是这次剧情的核心塑造之一。由此引申出来了主教对自己信仰的动摇,以杰拉尔德为代表的萨卡兹的处境。

所以当我们以一种更高的观察角度审视这次走火,便发现它的剧情构筑对于正片而言并非无用,是作为一种抽象主旨的具现化而存在。

分析到这还不算结束,我们继续看这次意外,很多人认为走火剧情不行就是因为它太俗套太刻意了。而更进一步的,人们对它的不满情绪来自走火发生在两位少女之间,发生在善良的人之间,并且它的原因既不“充分”,也不“必然”。德尔菲娜和福尔图娜真的就一定要吵架吗?一定要争抢那把铳吗?一定会走火吗?自然不一定,那么如果不一定这样安排剧情是不是强行降智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又回到我们上文的分析,既然这次冲突是抽象思想的具现化,便意味着这次既是一个个例,也是一个普遍的例子。同样的,或者说类似的冲突早已在修道院发生了很多次,只是这次发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发生在两位少女之间。

硬要说这件事有没有什么必然性,我明确的回答是没有的,走火的偶然性更大一些。但是无论是meta的视角还是故事的视角,它都可能发生。那么既然这件事可能发生,它就一定会发生,毕竟无巧不成书嘛。凡是都求一个必然不就枯燥了,就如同那句经典名言:“现实比小说会更加精彩,因为现实不讲逻辑。”

而以一种更加meta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走火事件甚至包含了一点作者的恶趣味,我们假设作者是知道这个桥段是有些刻意的,甚至这个刻意的桥段对于本节后续剧情影响不大,那么我们就能肯定这就是作者强加的。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表明我们上文分析的福尔图娜和德尔菲娜所代表的人和思想冲突的必然性。这种冲突是无关对错的,要天上的永恒双月还是转瞬即逝的炬火,这不是一个能辩出来的答案,是一个只能做出来的。甚至我们假设作者的功力更高的话,这甚至可能是下期拉特兰SS所需要用到的伏笔,毕竟我们的所有讨论都是建立在作者不是为了凑字数也不是水平不行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这个桥段。

在我们理解了这个桥段的用意之后,就能明白这不是那些烂俗电视剧里面没什么意义的喂屎情节。于主旨,它有深意,于剧情逻辑,它并非吹毛求疵也并非不合理。我们对于剧情的理解不应该过度集中在单纯的故事逻辑上,应该更多看看超越故事内容本身的东西。就像《降临》一样,虽然里面很多设定和画面都甚不严谨,但是不妨碍我们领悟作者的想法与体会其中的美。这自然也是一种观赏方式,人各有异,不能强求。


【空想花亭】谈谈“走火”,是必然还是刻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