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难事故迷路频发,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此前发布的《2022年1~5月陕西省山难数据分析》显示,迷路被困是户外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在户外如何避免迷路以及迷路后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在陌生的新环境中,比如灌木丛生的树林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有时也可能在雨中、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好而迷路,还有在面对渡河点、由开阔环境钻进密林的地点、峡谷中分叉的沟口等也容易迷路。迷路往往会引发人们对孤身一人、黑夜、动物、受伤或死亡的担心和恐惧,这些恐惧通常又会导致人们不合理的行动方式。
如何避免迷路
在户外行进中,一定要保证不掉队,还要特别要留意周边环境情况、沿途的特殊标志物,可能的话,做一些记录或在行进途中做些标记,时不时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这些都能方便自己找回正确的路。

奉行安全原则是避免迷路的有效手段,其中尤其应注重以下几点:
● 提前了解和搜集所到地区的地理信息。
● 遵守结伴同行原则。
● 沿路径和成熟路线行走。
● 对不确定的区域做好路标和标记。
迷路了怎么办
迷路后,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承认自己迷路了!做出这个判断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抱着“再找找路”的心态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如果确认迷路了,应该怎么办?
01如果是整个队伍迷路,此时应该:
▼ 停下来把背包卸掉
▼ 测算走错路的距离
▼ 利用地图和指北针确定当前的位置
▼ 爬到高处或树上瞭望
▼ 大声说出你所走过的地形或观察到的东西,如:我们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我们身处山脊还是山谷中;我们跨过了几条溪流;地形地貌、植被等有没有改变

02如果你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并知道正在往哪里走,那么应该:
▲在这个位置上做好标记,以便于返回该地点再重新找路。
▲对路线做好明确的标记,一方面方便自己返回,同时也有利于别人搜索。

03如果是个人迷路或脱离队伍,此时应该:
▼停留在原地,选择保暖、干燥并容易被看得到的地方。若携带了食物和炉具,就可以用餐来保持体力。再次强调要养成带好充足的水和应急食品的习惯,牢记去户外就要携带十大必须物品。
户外十大必需品
1.额外的服装与庇护;
2.额外的水;
3.额外的食品;
4.便携刀具;
5.带备用电池和灯泡的头灯(或手电);
6.火柴、打火机或点火器;
7.地图和指北针;
8.防晒物品;
9.急救包;
10.可选物品(哨子、镜子等)
▼如果听到人声,应用口哨或喊声呼叫他们。
▼夜晚时,可以点一小堆火来取暖。搜救队一般在夜间行动,所以可以睡一会儿以便于恢复体力。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建营过夜或建一个紧急庇护所,把食物包装好并放置在远离自己呆的地方以免因食物的吸引而遭到动物的袭击。
▼即使确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找回路(须万分谨慎来考虑),也要按照上述队伍迷路的方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