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高铁的发展

2019-01-28 22:41 作者:海阔天空影视传媒  | 我要投稿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更多的人选择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因此,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了大众不同的选择,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其中一种交通工具:高铁。

高铁

        高铁计划是近几年来中国铁路进行的一项伟大工程。在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同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为后来的高铁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中国成为一个高铁发展的大国。

和谐号高铁

中国高铁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一是对中国购买的高速列车进行“联合设计”。这种“联合设计”不是外方与中方一起从头设计一个过去没有的新车型,而是双方对中方购买的车型进行设计修改,以使其能够适应中国的线路特点。

      二是外方提供中方购买车型的制造图纸。当然,设计原理和设计来源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资源是不可能转让的。而且在给图纸的部分,也不是所有的零部件图纸都有。

      三是生产引进产品的工艺。这部分属于制造体系的一部分,是中方受益最大的部分。

      四是对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

这一切不是一个人的,而是成千上万人的,中国为高铁建设背后的艰辛,也最终使得的中国成为名声响遍世界的高铁大国。

高铁票

        2011年,中国高铁研发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跨越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制造技术;第二个台阶,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列车;第三个台阶,中国铁路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CRH380型高速动车组。

  事实证明,中国高铁技术存在着引进之外的来源,即中国铁路装备工业能够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能力基础,以及这个工业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

以“2系车”制造商四方公司为例,事实上,中国铁路装备工业几乎还在“消化、吸收”原型车技术期间,就已经开始“再创新”。有两个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四方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在引进初期,川崎重工认为四方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需要16年,即8年消化、8年吸收,然后才能达到可以创新的阶段。

  第二,四方开发的CRH380A已经通过美国的知识产权评估。在四方跟踪美国加州高铁市场的过程中,由四方提供自己的技术条件和设计方案,美方检索出来所有相关技术专利900多项,再找专业人士评估是否侵权。最后美方评估的结论是四方的产品没有侵权,说明CRH380A的技术完全是自主产权,且已经超过日本新干线技术。

复兴号高铁

复兴号

        复兴号英文代号为CR,列车水平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红神龙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系列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因为京沪高铁客流量占中国高铁客流量的六分之一以上,沿线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所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沪高铁逐步恢复350时速,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复兴号”。

复兴号高铁

        只有我们不断的努力,加上十足的坚忍和过人的耐力,我们一定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坎坷的,曾经是不被人看好的。现在中国高铁能发展成这样,多亏了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中国的高铁为什么可以立硬币?因为它做得到十足的稳,能在时速300多公里行驶下,立得足一个硬币,可见其稳定性的强大。能让外国瞠目结舌的,是中国高铁的付出,是中国高铁的力量。

             不要忘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