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自西路军的113位开国将帅

2022-08-13 16:42 作者:木头杆  | 我要投稿

1、徐向前 元帅(1955年授) 西路军总指挥。只身归队。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徐向前(1901.11.08—1990.09.21);山西五台人

2、王树声 大将(1955年授) 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只身乞讨归队。我国军队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王树声(1905.05.26—1974.01.07);湖北麻城人

3、朱良才 上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后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朱良才(1900.09.27—1989.02.22);湖南汝城人

4、李聚奎 上将(1958年补授) 第九军参谋长。只身一人千里行乞到达延安。后任中国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李聚奎(1904.12.31—1995.06..25);湖南安化人


5、郭天民 上将(1955年授) 司令部一局局长、总指挥部作战局局长、三十军参谋长。后到新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

郭天民(1905.05.07—1970.05.26);湖北红安人

6、方    强 中将(1955年授) 第九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三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方强(1912.02.13—2012.02.08);湖南平江人

7、毕占云 中将(1955年授) 司令部一局侦察科长、五军参谋长、西路军干部团团长。只身归队。后任河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毕占云(1903—1977.02.27);四川广安人

8、吴先恩 中将(1955年授) 第九军供给部部长。经108天回到延安。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第一副司令员


9、李天焕 中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政治部主任。后到新疆。后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政治委员

李天焕(1912.10—1986.05.19);湖北红安人

10、杜义德 中将(1955年授) 司令部第四局局长、骑兵师师长。辗转回到延安。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政治委员



11、欧阳毅 中将(1955年授) 司令部第五局局长、侦察部部长。只身乞讨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

欧阳毅(1910—2005);湖南宜章人

12、郑维山 中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八十八师政委。1937年6月与秘书和警卫员一路讨饭回到延安。1949年参与兰州战役。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第20兵团代司令员,参与金城战役




13、饶子健 中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参谋长。后到新疆。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饶子健(1909—2000.09.25);湖南浏阳人

14、徐立清 中将(1955年授) 卫生部政治委员。只身归队。1949年任一野第1兵团政治委员,参与兰州战役。

徐立清(1910.04.05—1983.01.06);安徽金寨人

15、晏福生 中将(1955年授) 总部警卫团政治委员。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直属军第47军第139师政治委员



16、秦基伟 中将(1955年授;1988年上将) 司令部第四局科长、第三十军作战科科长。被俘后脱险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5军军长,参与上甘岭战役。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17、陶     勇  中将(1955年授) 第九军教导师师长。被俘后经营救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副总司令,参与长津湖战役。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18、彭嘉庆 中将(1955年授) 第五军供给部政治委员。被俘后经营救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彭嘉庆(1909.12.28—1993.08.14);江西庐陵人

19、温玉成 中将(1955年授)第五军骑兵团政委。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第40军(后更名为志愿军直属军第40军)军长。后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20、程世才 中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军长。后到新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卫戍区司令员等职。

程世才(1912.08.08—1990.11.15);湖北大悟人

21、龚兴贵 少将(1964年晋升) 中华苏维埃政府电台六分队政治委员。只身千里寻找党和红军,穿越戈壁滩,历时百余天后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51基地政治委员

龚兴贵(1914—2002.04.22);江西兴国人

22、丁世方 少将(1955年授) 红四方面军医院院长。在祁连山躲避40余天后化妆出山,后在临泽行医长达4个月,1937年8月经谢觉哉介绍返回延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丁世方(1912—1965.06.23);安徽金寨人

23、王大华 少将(1961年晋升) 西路军政治部青年股股长。拼死突围后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副政治委员

王大华(1916—1976. 10.14);河南新县人

24、王明坤 少将(1955年授) 第9军司令部测绘股股长。后任南京军事学院研究室副主任、陆军第21军副军长等职

王明坤(1911—1988);四川巴中人

25、叶    明 少将(1955年授) 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少年先锋团团长。后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叶明(1914—2002.01.26);四川成都人

26、任思忠 少将(1955年授) 红三十军第88师学兵连政治指导员。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第135师师长,参与金城战役。




27、张世盖 少将(1962年晋升) 第三十军军部排长。后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副参谋长。

张世盖(1917—2000);四川巴中人

28、张汉丞 少将(1955年授)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排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部长等职。

张汉丞(1913.06.13—2008.12.17);河北麻城人

29、张志勇 少将(1964年晋升) 红九军二十五师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6师政治委员

30、陈挽澜 少将(1955年授)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管理科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

 陈挽澜(1913—1982.10.26);四川宣汉人

31、郑大林 少将(1955年授) 西路军供给部军事教员。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郑大林(1908—1968.08);河南郑州人

32、赵    杰   少将(1955年授) 第五军十五师四十三团政委。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主任(志愿军装甲兵第二任总司令)

33、赵 俊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二十五师作战科科长,二十七师八十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长。后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赵俊(1915—1994);安徽六安人

34、莫春和 少将(1964年晋升) 第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译电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莫春和(1916—2002.06.29);四川阆中人

35、曹玉清 少将(1955年授) 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兵站二大站科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第68军第204师师长,参与文登川战役



36、瞿道文 少将(1964年晋升) 西北局保卫局科员。后任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

瞿道文(1919—2015.02.04);四川达县人

37、方 震 少将(1964年晋升) 总指挥部第一局参谋。后任总后勤部监察局副局长等职

方震(1911—2017.12.10);江西弋阳人

38、方子翼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后到新疆。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4师师长


39、王文模 少将(1955年授)第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五团经理处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王文模(1911—1995.10.05);四川达县人

40、王世仁 少将(1964年晋升) 骑兵师团政治部主任。后到新疆。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某坦克师政治委员

41、王定烈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三十军第二六八团五连二排战士。被俘后脱险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8师师长


42、冯仁恩 少将(1961年晋升) 西路军兵站部供给科科长。后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冯仁恩(1912—2005.01.22);湖北麻城人

43、卢燕秋 少将 (1964年晋升)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排长。后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卢燕秋(1912—1964.10.28);湖北红安人

44、刘   何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治委员

45、刘善福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三十军司令部通信连连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刘善福(1915—1973);安徽六安人

46、刘鹤孔 少将(1955年授) 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路军总队干部队政治委员。只身归队。后任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刘鹤孔(1914.11—2009.04.14);江西永新人

47、吕仁礼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五军骑兵团团长。被俘后脱险归队。1949年参与兰州战役。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5师师长等职。

吕仁礼(1916.02—2011.04.14);安徽六安人

48、吕黎平 少将(1961年晋升) 司令部第三局情报科长。后到新疆。后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吕黎平(1917.01—2001.01.22);江西兴国人

49、安 东 少将(1955年授) 总指挥部机要科科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室主任

安东(1918.10—1966.05);四川阆中人

50、安志敏 少将(1955年授) 总指挥部见习参谋。后到新疆。1964年任中国驻越南空军顾问,参与抗美援越,协助越南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安志敏(1916—1967.07.23);四川阆中人

51、朱火华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八团连政治指导员。后到新疆。后任南京军区空军工程部部长

朱火华(1916—1968);湖北麻城人

52、何柱成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后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何柱成(1911—1974);安徽六安人

53、余品轩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后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余品轩(1906—1981.09.20);安徽六安人

54、况玉纯 少将 (1955年授)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四团营教导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况玉纯(1913—1989);湖北红安人

55、吴 彪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后任中国人民共和国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武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副部长、顾问

吴彪(1910—1997.03.12);湖南长沙人

56、宋 烈 少将(1962年授) 第九军总务处处长。被俘后越狱。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副政治委员

宋烈(1909.06.20—1976.07.18);四川阆中人

57、宋承志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政委。后到新疆。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师师长


58、宋献璋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排长。后任南京步兵学校政治委员

宋献璋(1916—1990.09.16);四川阆中人

59、张力雄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五军随营学校政委。后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张力雄(1913.11.21—),福建上杭人;至今健在(现年109岁)

60、张开基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连长。只身归队。后任西北军区炮兵部副司令员兼军械部部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张开基(1913—1990.07.02);四川万源人

61、张行忠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九军营政委。后任四川省军区茂县军分区司令员

张行忠(1913—1998);安徽金寨人

62、张潮夫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政治部主任。带领一个营回到陕北。

涨潮夫(1910—2005.02.16);湖北大悟人

63、李汛山 少将(1955年授) 供给部军械修造处处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后勤教授会主任

李汛山(1910—1992);四川蓬溪人


64、李宏茂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九军通讯队排长。后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宏茂(1913—1984.10.02);重庆开县人

65、李家益 少将(1955年授) 总指挥部第四局队列科代科长。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4军参谋长、副军长

李家益(1918—1974.01.16);安徽金寨人


66、杜海林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副营长。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第46师师长

杜海林(1917—1986.12.13);四川旺苍人

67、杨大易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直属队股长。被俘后脱险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第38军(后更名为志愿军直属军第38军)第112师师长,参与飞虎山战役、汉江阻击战


68、杨世荣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九军担架员。1955年到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后任速成班系班主任、系主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杨世荣(1917.02—1987.11.27);四川营山人


69、杨以山 少将(1964年晋升) 总部供给处军需股股长。只身归队。后任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

杨以山(1915—1995.04.05);安徽六安人

70、汪乃贵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师长。后任公安第8师师长、贵阳警备区司令员

汪乃贵(1905—1991.06.06);安徽金寨人

71、肖永正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后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

肖永正(1904—1994.04.18);湖北麻城人

72、肖永银 少将(1955年授) 总部警卫连排长。拼死突围后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2军副军长、军长,参与上甘岭战役


73、陈 宏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南京军区、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陈宏(1915—2004.05.21);安徽金寨人

74、陈 奇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七师营长。被俘后逃脱,只身归队。后任华东军区第32军第95师师长。

陈奇(1910—1956.04.29);河南罗山人

75、陈 彬 少将(1961年晋升) 西路军通信学校学员。后到新疆。后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陈彬(1919.09.26—1998.12.21);四川通江人

76、陈 熙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政治部秘书长。后到新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学院第一副院长

陈熙(1918—1990.12.14);江西赣州人

77、陈其通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只身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兼总政治部文工团团长

陈其通(1916.07.01—2001.09.22);四川巴中人

78、陈宜贵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被俘后脱险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65军政治部主任,参与开城保卫战


79、陈明义 少将(1955年授) 总指挥部作战参谋。只身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后防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陈明义(1917.03—2002.05.24);河南商城人

80、周纯麟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营政委。后到新疆。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参与组织炮击金门和南京军区炮兵抗美援越行动的部署,1978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周纯麟(1913.08—1986.09);河北麻城人


81、周学义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五师营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1950年9月率部剿灭云南悍匪金绍云

周学义(1912—1964.04.13);湖北黄梅人

82、周明国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后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

周明国(1914—2005.04.07);湖北大悟人

83、幸元林 少将(1955年授) 政治部统计科科长。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顾问

幸元林(1914—1985.11.08);湖南醴陵人

84、林  彬  少将(1955年授) 总部卫生部特派员。只身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

林彬(1916.10.28—1994.05.22);安徽金寨人

85、林乃清 少将(1964年晋升) 骑兵师第一团政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林乃清(1915—1995.10.31);安徽金寨人

86、罗仁全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团长。后任湖南军区常德军分区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罗仁全(1911—1993);江西吉水人

87、姚运良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政委。后到新疆。1953年赴朝鲜战场进行指挥作战实习,任38军副军长

姚运良(1912.02.18—1980.03.30);湖北大悟人

88、胥光义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副连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胥光义(1916.11—2009.07.10);四川平昌人

89、贺 健  少将(1955年授) 第五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团政委。后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

贺健(1911.10.06—2008.05.04);湖北红安人

90、赵正洪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八团营长。后到新疆。后任空军第6军政治委员;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副主任。1971年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出师日本,成就了有名的“乒乓外交”。

赵正洪(1913—1992.12.30);湖北黄梅人

91、赵承丰 少将(1961年晋升) 总部干部支队。后到新疆。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政治部副主任

赵承丰(1917—1994.11.16);四川苍溪人

92、唐青山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连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部顾问

唐青山(1918.09.11—2000.10.03);四川蓬安人

93、徐 斌 (1955年授)少将 第三十军军部测绘训练班班长。被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3师政治委员。1952年回国后任铁道兵参谋长,组织参与修建黎湛铁路和鹰厦铁路。1960年任总参军交部副部长,参与了东南沿海紧急备战、对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部队、物资装备调运工作。

94、徐国夫 少将(1955年授) 骑兵师第一团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第40军(后更名为志愿军直属军第40军)第119师师长、第40军副军长,砥平里战役时期任前敌总指挥



95、徐明德 少将(1964年晋升) 总部电台台长。后到新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

徐明德(1916—2007.01.12);河南新县人

96、殷国洪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八团特派员。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干部部部长、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

殷国洪(1911—2017.10.27);河北红安人

97、袁    彬 少将(1961年晋升) 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医务所所长。后到新疆。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3师师长


98、袁克服 少将(1955年授) 政治保卫局保卫科长。1950年参与海南岛战役。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扶保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

袁克服(1907—1982.11.05);湖北红安人

99、梁天喜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三十军保卫局指挥员(后调第三十一军通信营指导员)后任昆明军区政治部顾问

梁天喜(1914.11.20—1992.01.16);四川阆中人

100、黄鹄显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参谋长。被俘后经营救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坦克1师师长、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主任(志愿军装甲兵第一任总司令)



102、喻新华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九十师第二六九团政治处主任。后到新疆。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喻新华(1905.04—1993.06.08);湖北麻城人

103、焦玉山 少将(1964年晋升) 骑兵连连长。被俘后逃脱,后被援西军救回归队。后任陆军第47军副军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参与指挥了1974年西沙永乐群岛反击作战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焦玉山(1915—1990.10.09);安徽阜阳人

104、程业棠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五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程业棠(1912—1986.09.30);安徽六安人

105、董洪国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八团第二营政委。只身归队。后任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

董洪国(1910—2001.06.29);安徽金寨人

106、谢 良  少将(1955年授)    第五军第十三师政治委员。被俘后经营救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

谢良(1915.04—1991.11.28);江西兴国人

107、廖政国 少将(1955年授) 中共武威县委书记。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副军长、代军长,参与长津湖战役


108、蔡长元 少将(1955年授) 第九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宣传队队长。在祁连山度过长达4个月的野人生活后辗转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63军第189师师长,参与著名的“铁原阻击战”。


109、樊学文 少将(1955年授) 中共川陕省委工作队政治指导员。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政治部主任,参与三打马踏里。



111、黎锡福 少将(1955年授) 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团营长。只身归队。1960年任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前敌总指挥


黎锡福(1909—1976);河北红安人



112、戴克林 少将(1964年晋升) 第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副营长。只身归队。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第59师师长,参与长津湖战役




113、魏传统 少将(1955年授) 西路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被俘后脱险归队。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


来自西路军的113位开国将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