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有了培训方案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试行)》,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开展“8+X”模块化培训。
来源:健康报、国家卫健委官网
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服务能力,12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未来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街道、居委会、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8+X”模块化培训,并根据培训对象不同需求,选择特定的附加模块进行培训。
根据方案,培训对象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负责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基层人员,其中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作人员。
未来将采用“8+X"模块化设计,要求所有受训人员参加包括基础知识、科普宣教、问题识别、人际沟通与干预、生活压力与应激管理、精神康复管理、重点人群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8个基本模块的培训。
国家卫健委称,通过培训,将使受训人员了解精神心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熟悉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科普宣教能力,能够初步运用一般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基本的心理干预方法,为具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人群、重点人群、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协助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开展应激管理和心理支持。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