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不是玩梗,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集体“疾病”

你可能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开学第一天,很高兴在这个大家庭遇见你们,为了让我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首先我们就来自我介绍吧,就从你开始吧!嘿!低着头的那个,你要不要先来说说。”
想必大家都感受过被这个环节支配的恐惧吧,军训、同学见面、社团招新,少不了的就是自我介绍,有些人像是“社交牛逼症”的代言人,面对自我介绍十分从容,在羡慕拥有“社交牛X症”的同时,有些人却只能结结巴巴地憋出两句话:“大家好……我叫xx……谢谢!”

在社会分工越发精细的现代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和他人息息相关,单一个体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正常生活。
社交在这个时代有多重要,也就有多困难。
在这个人人都需要社交的环境里,却有一批人,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1社交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
在最近的网络热词里,“我/你好像有那个社交牛逼症。”这句开场白,是最近多少大火短视频和聊天的标配。
社交牛逼症简称‘社牛’,形容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和谁都能游刃有余地交谈。
与社交牛逼症对应的词汇就是不少人自称的“社交恐惧症。

领导应酬、工作交接、同学聚会、公司团建、广告推销、甚至是网络发言....怎么说?说什么?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
人们似乎越来越需要在愈发严苛的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为属于自己的路只有这么窄,发言做事稍不注意就会被人批评“情商低,不会做事”。
所以,谁能不羡慕拥有“社交牛B症”的人呢?这种不在乎他人眼光、不怕被评判,在该发声或有需要时,敢于提要求并不怕被拒绝的人生,真的太洒脱了。
2社交恐惧症不只是害怕交流
平时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社恐的症状,比聚会发言时无所适从,汇报工作时忘词,但并没有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
而在心理学的界定里,俗称的“社交恐惧症”应该被称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它是一种以消极的自我认知和回避社交场合为特征的障碍,是一种与人交往时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重度的社交焦虑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危害,社交时会感到压力很大,大到不能承受,害怕到不能说话,情节严重可能就会导致精神崩溃。甚至于出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社恐患者通常都会有这3种很难受的感受!
01 强烈的罪恶感,常常觉得自责
深深地罪恶感,总觉得自己有罪,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有着强烈的愧疚感。
02 经常道德绑架自己
害怕被抛弃,害怕被负面评价。有一种害怕与人失去连接的恐惧感,害怕失去关系,害怕自己被他人负面评价,这源于小时候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听到甚至被抛弃的经历而导致深深地害怕别人不理。
03 过多的羞耻感,不喜欢被关注
一旦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被他人关注,就会感觉羞耻,不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殊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本来就不一样,也无需一样。
社交恐惧症患者也因为这种难受耗尽了很多精力,完全无法正常交流生活。
3科学治疗才能打败社交恐惧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社交恐惧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快节奏、高负荷的信息快餐时代所给予我们的社交压力,不论是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社恐自闭”,还是为保持界限感而形成的“职场社恐”,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由“拒绝社交”,但是这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的“社恐”是可以克服的。
如果你已经是上面提到的“呈现一种病理性状态,严重到影响到了社交”的程度,那还是要引起重视,最好尽早求助专业人士。

用心理咨询配合以药物治疗就能帮助社恐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其实呢,恐惧社交不是特殊现象,它更像是伴随时代诞生的“集体疾病”。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也不会有完美的人存在。
也希望所有恐惧社交的朋友,能够有一天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真正接纳自己,勇敢的把真实鲜活的自己表现出来,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