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论人是如何一错再错并将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的
关键词:2001年,日本平成2013年。联想词:美国梦,日本梦,2001年日本的现状如何。
人在痛苦时要么沉沦于毒品、性和赌博、酒吧或其它一切轻易让人成瘾的东西,要么奋起向上,但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前者,因为容易。
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
不管人生操蛋成什么样子,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啊。这是被嫌弃的松子一生的写照吧。既然不想死,不管怎样都要不要脸的活下去。
二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第一次看还是在大一时,文静内敛的舍友给我强烈安利了这部电影。当时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触,只觉得这女人为何总是要和渣男在一起,被家暴、当小三、当女优也要和那些男人一起生活,就无法理解。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那般不堪泥泞的样子还是选择继续活下去。
而今天二刷的时候哭得眼睛睁不开了。哭的原因可能有一些是出于感同身受,而更多的是出于恐惧。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松子安稳的生活在她23岁那年戛然而止,只因为自己班的一个学生阿龙被怀疑偷钱,而松子在向阿龙求证无果的情况下选择自掏腰包填补窟窿,而在自身钱不够的情况下又私拿另一老师的钱,最后为了息事宁人既然说出自己是小偷这种话。我震惊于她说出这话时眼里流露出的天真以及处理这件事情行为上的愚蠢,但同时我也深感恐惧,因为我理解松子选择这样做的背后的原因——出于面对矛盾选择逃避的心理(既想在领导面前把事情解决好,又不想去责问学生找清真相,最后把所有责任全揽在自己头上。),而这样的逃避真正问题的行为我也经常有,我很害怕我自己当前或者以后的某些逃避心态和行为会给自己造成终身不可估量的后果。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所以说我看这部电影泪目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恐惧。
23岁的松子自被学校辞退后活得越来越悲哀。先是因伤害妹妹离家出走、后遇到一个自称是太宰治转世的穷困潦倒的作家、作家自杀后成为了作家死对头的情妇、被抛弃后转头又与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在一起,知晓自己被利用又被抛弃后愤怒杀死小野寺,逃跑过程中遇见老实憨厚的理发师,相处月余被警察带走,入狱八年,再见理发师发现其身边已有他人陪伴,又在寂寞中放弃自己美发师的职业只为与曾经的学生阿龙厮守,被殴打也无所谓,甚至说出只要有人陪伴被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般让人无解的话。对男人的渴望终究在阿龙出狱后的当天被打破,松子无法理解自己一心等待阿龙出狱却被他拳脚相向的行为,嘴角流血躺在雪地里的她只得出了既然这样相信爱的我屡遭这样的对待,那就再也不信任何人、再也不爱任何人、再也不要别人介入我的人生好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多年,从一个苗条的妇女变成了肥胖的大妈。意外在电视中发现一枚“小鲜肉"后,又陷入单恋,写下一封书本厚的信寄去以表相思却了无音讯,松子终于崩溃了,无数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被松子疯狂的写在墙板上,这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抱歉,这是她对爱她之人的抱歉。即便是这样苟延残喘的松子依旧没有想要轻生的意识。只是,这样被嫌弃的松子、这样依旧坚强活下去松子死在了少年的棍棒下。
在影片开头的旁白中说到:梦想是自由的,但是,实现梦想,度过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绝大部分没有那么幸运的人,要么伤心的长吁短叹,要么沉醉于悲伤之中,要么草草的了结一生,要么笑着搪塞过去。不论走哪条路,都前途渺茫。
影片在旁白说到要么草草的了结一生时,镜头给到了躺在公园里正在被盖着白布的松子的尸体。所以直到镜头给到松子被少年一棍敲击头部时,我一直以为松子死于自杀。看到松子倒地的那一刻,我哭得不能自己,那样苟延残喘还依旧想要活下去的松子就这样被一棍子给抡死了,而在被抡之前她还告诫小孩子要早点回家。这样的松子啊,可怜又可悲,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自己某些懦弱逃避的部分,我很害怕自己某一天也会成为这样的松子,可我没有那般活下去的勇气。
如果要问是什么让松子这般毫无自我、寄希望于男人,企图通过奉献一切去爱这些男人以达成自我的某种满足。我也不清楚,就个人理解,试图从松子从小成长的环境以及她与父亲的关系中去探讨,但这并不意味着陷入了还原论。家中病弱的妹妹夺走了父亲几乎全部的注意,且这个家庭中几乎没有母亲的出现,严肃的父亲仅有的关注也全部倾注在妹妹身上,这意味着松子从小是渴望爱而不得的。这样缺爱的孩子必然会为了获得父亲的关注而去寻找并满足父亲的期望。所以松子会在发现做鬼脸可以让父亲露出笑容时而常常做鬼脸,所以松子会在人生的前23年完全按照父亲的期望活着。可与妹妹交谈自己谈恋爱之后的兴奋之情却让父亲大发雷霆,这是松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这也激发了多年埋在心底的对妹妹的憎恨。愤而离家是对父亲以及家庭的反抗,这意味着她将从一个女孩变成面对世界的大人。在走向黑暗世界的过程中所遇见的那些男性:穷困的作家、作家的对头、无情的投机者、老实的理发师、懦弱的阿龙,她为了这些男人几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被殴打也不离开,为了这些男人去出卖肉体也可以,只要这些男人没有抛弃她,松子是绝不可能选择离开的。这样毫无自我、毫无尊严、毫无保留的牺牲让松子把自己的人生拉入泥泞之中,而这样狂热的牺牲背后恰恰是松子心中无爱的表现,她妄图通过毫无保留的对那些男性的奉献让那些男性离不开自己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有人爱的。松子内在的虚无便妄想通过外在的表现来进行填充,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松子悲剧的根源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在我自己的人生中,貌似也把自己活成了喝水的工具。有什么资格进行评价呢。有从小家庭的环境的影响,有社会整体环境的大影响,还有个人选择的结果。
又是苟活在世上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