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过敏性咳嗽高发季,应对方法:避免病因调节免疫来干预
过敏性咳嗽夏季是高发期,为何这几个季节是高发期呢?因为过敏性咳嗽对气候变化和冷空气很敏感,所以每到这两个季节,大多数过敏性咳嗽都会犯病。那么,发生过敏性咳嗽时应如何应对?
过敏性咳嗽的出现,需要三个前提条件:变应原(促反应物)的存在、接触变应原或变应原进入人体、引发过度免疫应答。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会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因此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三个条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远离变应原导致过敏性咳嗽的变应原一般可分为两类,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通过肠黏膜进入人体。
避免过敏性咳嗽应远离变应原,但有些变应原无法躲避怎么办?那就从第二步调节免疫来干预。
研究发现:过敏性咳嗽发生时,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
过敏性咳嗽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过敏性咳嗽是一种多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的基础是特应性素质也就是过敏体质儿童。研究发现胎儿期间在对变应原的反应中主要为Th2反应,这对避免母婴间免疫排斥有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后对变应原的免疫反应种类决定是否出现过敏性疾病:健康儿童对变应原的反应表现为耐受从而避免Th2反应,而导致过敏性咳嗽、哮喘、鼻炎、湿疹、异位性皮炎、荨麻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过敏症状反复出现的患儿则可对变应原致敏并诱导机体呈现过度活化的Th2反应。
其次,在以Th2免疫应答占主导的免疫反应下如在接触变应原后就更容易使体内产生高水平致敏抗体IgE的倾向,这是过敏性咳嗽的最重要的易感因素,也是过敏性咳嗽反复发生的病因根源。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小时候从不过敏,但自从上幼儿园后才容易咳嗽而被确定为过敏性咳嗽,其实,通常这种Th2为主导的免疫特应性体质需要一段时间的致敏期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过敏性咳嗽的发生大多数在出生1年后或学龄期儿童才逐渐显现出来,有些甚至到成年后才发病。
过敏性咳嗽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调节活性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台敏乐益生菌,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
健康生活 改善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人会认为是遗传,有些人天生就对花生过敏,祖祖辈辈都这样,这的确是遗传。但我们也要知道,这只占其中的15%,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占15%,环境占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遗传、环境、医疗这些因素都与过敏性体质有关系,但占主要地位的还是患者的生活方式。
因此,要帮助身体减负,逐渐将易过敏的体质调回健康状态,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腌制类食品,少吃深加工食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足量饮水,成人每天建议1500毫升左右保证每天7~8小时充足睡眠;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多亲近大自然,最好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
同时,可以补充台敏乐益生菌来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过敏体质。能有效阻断过敏原与免疫致敏因子IgE抗体的结合,直接从免疫根源阻断过敏生物链,一次定殖于人体后可在自体存活并繁殖,发挥终身抗过敏作用,缓解过敏症状,减少反复过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