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眼眼时如何选择训练场景?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的知识点。在做视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如何选择训练的场景。
经常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
我训练的时候看什么会比较好?
我锻炼的时候,看远处的山可以吗?
我锻炼的时候,看远处的路灯可以吗?
我锻炼的时候,离远点看书可以吗?
都是一些关于训练场景的问题。

之所以大家有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家对训练的原理还不清楚,如果能明白锻炼眼睛的原理,就知道选择场景的原则了。
我们来看一下,平时的训练场景有哪些。
我们可以简单的分类。
线上和线下
室内和室外
近处和远处
就这几个大类。
那么这几类当中,哪一种训练场景是最适合练眼的呢?
这个不能一槪而论,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我们锻炼眼睛,提升视力。
通过锻炼,可以改变眼睛结构的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眼睛前面,睫状肌、晶状体,通过交替看远看近锻炼,激活它们的活力与弹性,提升视力。
一部分是眼睛后面,脉络膜部分,通过近离焦的效应,促进眼轴回缩,提升视力。
真正对视力提升效果最大的,还是后者。
那么哪种锻炼方式,可以有更好的促进眼轴回缩的锻炼效果呢?

我们画个示意图来展示一下。
不同的训练场景,在我们眼睛中展示不同的画面。
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这个画面在我们眼睛内的占比大小不同。
你对着远处一个灯光看,灯光在你眼睛里成像就是一个点。
你对着远处一片高山看,高山在你眼睛里面成像就是一片。
了解了这个,是不是就一下子开朗了许多。

我们看这个图片里面的两个圆。
可以想像一下,感受一样,同样的是锻炼眼睛,哪个圆对我们眼睛的训练力度更大?
那么我们就不同的训练场景的训练力度简单分析一下,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的眼睛看远处,漫无目的地远眺,发呆休息的时候,眼睛是不用力的状态,眼睛就像个空镜头,这个时候对眼睛就是一个放松的作用。睫状肌晶状体得到休息而已,训练力度很小。
在这里说一点,我们锻炼的时候,是不戴眼镜的,是近视离焦的效果下锻炼眼睛。

当我们的眼睛看近处,稍小一些的物体的时候,或者是看面积不是很大的视频画面时,在我们眼睛内成像的面积也是很小的,近视离焦的作用力也很小,训练的力度就也是一个秒小的状态。

当我们的眼睛,看远处看书时,注意,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睛看书时,视觉的焦点是聚焦在一个点上,那么在眼睛内部的成像也是一个点,这样一个点的离焦作就更小了,训练力度很小很小。

当我们的眼睛,看远处的月亮时,尤其是满月的时候,感觉月亮也是蛮大的。由于月亮离我们很远的距离,那么月亮在我们眼睛内的成像也会是一个稍大的面积了,这样就有一定的促进眼轴回缩的效果,训练力度稍大一些了。

当我们的眼睛,看距离适中位置的高楼时,高楼在我们眼睛中的成像是一片的状态,面积就很大了。这样的训练力度是最大的,这样的训练场景是最好的。

比如看这样的效果,画面点比大,距离适中,训练力度最好,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已平时锻炼眼睛选择的场景是怎样的?感受一下自已的训练力度是大是小。
我们来看几个画面,感受一下他们的训练力度是不是一样的。

第一个是地平面、海平面类似的,距离很远,在这样的场景下,眼睛很容易失去目标。
放松眼睛挺好,锻炼效果就差了很多。
第二个画面,就相对近了一些,第三个画面更近了一些,训练力度就大了很多。
这几张画面的不同,可以说是训练距离的不同。大家领会这个训练原理之后,就可以自行选择更好的训练场景了。
下面这个图,看似是模糊度不一样,近视度数不一样,其实说白了,也是距离的不同。

不同的人不同的近视度数,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固定的锻炼距离,现在,只要知道了上面这个原理特点之后,这俱训练的距离我们就可以自行把握了。
我们训练的时候的画面,不能太清晰,也不能太模糊,一定是一个适中的状态。
太清楚了,眼睛得不到锻炼,太模糊了,眼睛就不干活了。
只有稍模糊一些,我们的眼睛才会努力去看,尽力去看,才能得到锻炼。
就像我们人们制订目标一样,太清晰就是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过。目标太大,就是模糊了,感觉自已就实现不了,也就不去努力了。
只有订个合适的小目标,努努力可以实现它,我们行动起来才更有动力。
锻炼眼睛,给眼睛订个小目标。

大家再感受一下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画面,是不是心里就明白多了,自已会选择场景了吧。
最后做个小总结。
关于训练场景的选择。
线下效果好于线下效果
室外效果好于室内效果
看远效果好于看近效果

这是一个总的说法,具体的场景选择时,我们参考两个原则。
1、视觉画面尽量的要大
2、模糊程度要适中。
只有满足这两条, 就是很好的锻炼场景了。
大家可以去感受。
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这些对眼睛的锻炼,都是利用的近视离焦的特点。

训练的时候不戴近视眼镜,近视度数越高,雾视效果越明显,离焦力越大,训练效果也就越好。如果近视度数低,训练力度不够,可以选择雾视镜来加大训练力度,早日提升,早日恢复。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咱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