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回归担任CEO,你怎么看?
关于创始人回归重新担任CEO这件事,我想从三个维度来发表一些观点。 第一个维度,企业维度。 企业在现代社会的所有法人主体当中,是唯一的一个始终处于不确定性之中的存在主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政府部门组织,一个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救援组织或奥运会,非盈利的基金组织,这些组织,都没有迫切的盈利压力,也不存在股价跌涨的压力,不会面临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不断有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出现,还面临大量的替代品涌入传统的产业。 可以说,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体,它在不确定性的汪洋大海中,随时面临漏水翻船的风险或是触礁的风险,或是由于没有灯塔而迷航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的命运始终像笼罩在迷雾中一样,不光是外界的人看法纷纷纭纭,观点互相对立,企业内部对企业出现的各种状况也有各种不同的意见。 有一种说法,我个人是比较认同的,就是说:“企业本身它是不具有生命的,如果企业老板和企业管理层停止努力,停止拼搏,那么企业就像一具尸体一样,很快就腐败瓦解了。” 所以从企业角度看,在企业担任一把手的人以及核心管理团队,面临的不确定性的风险是非常之多的,他们在面对业绩、股价、社会责任等多重要求的时候,这些要求无疑是非常之高的,甚至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上限。 第二个维度,管理团队维度。 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品牌营销,供应链等等,都是由一个管理团队来进行操作的。不管CE0在企业整体管理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但企业管理仍然是一个团队在运作。 在这个过程中,CEO固然是扮演了一个人财物说了算的狠角色,也握有生杀大权,但同时,他自身的综合素质、时间和精力的局限,使得他必须依靠管理团队去实施他的战略决策。而且很多时候,很多方面甚至很多重要方面的决策,也不是CEO直接做出的,也是由管理团队做出或者管理团队当中的某个人做出的。 这就使得整个企业的发展出现亏损,或是面临某种巨大风险,在盈利和股市上表现糟糕,那么造成这一切状况的原因,有可能是管理团队造成的,或者是管理团队中的某个关键岗位的人造成的。 CEO虽然有用人不明或用人不察等等过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偶然性,例如,任用了某人,而这个人本身的某个方面并不匹配这家企业的这个岗位所要承担的关键职责。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个性和特点以及行业特点,而现在的职业管理团队中的很多人员流动性是比较大的。往往是跨行业的流动,跨阶段的流动。跨行业的流动还好理解,但有些时候是一种跨阶段的流动,就是从一家成熟企业的某个重要管理岗位,流动到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企业,于是所面临的状况和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都是很不一样的。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是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这个管理团队的所有人,他们的愿景是很难统一的,是不一样的。这就像是一群人约好了要去南方,但是可能有的人心中想的“南方就是下一个城市”,而有的人可能想的“南方是第十个城市”,而有人可能是想一直走到地球的尽头。这样的话,实际上当他们结伴而行,可能在到达第一个城市的时候,某个管理人员就会止步不前了,就不会再去像之前那么拼搏,有可能他应当承担的百分百的责任就出现了漏洞,就导致了工作中的某些疏忽。那么,企业随着时间的箭头持续向前运营的过程中,会经常突发性的发生这样的事,就是某个管理人员,他认为自己已经到站了,应当停下来休息了。而CEO,企业其他成员或者是外界,都误以为他仍然在继续全力赴向前奔跑。这就导致整个管理团队本身不胜任,进尔导致企业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出现,甚至持续出现,最终导致股东、董事会或客户难以忍受。 第三个维度,CEO岗位维度。 CEO的岗位是一个关键性岗位,因为驾驶企业大船在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穿行,在乱石犬牙交错的峡谷激流中奔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家具有很多的高素质高能力,比如,他的勇气,意志力,韧性,学习能力,与人团结合作的能力,对外沟通的能力,对于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所投入的那种执着力,对基于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对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趋势的理解和把握,并把市场趋势迅速转化为产品研发以及新品商品化。 这些都对CEO提出众多的高要求。这些要求几乎是对一个理想人物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知道,实际上担任CEO的人就本质而言,仍然是一个普通人。尽管他的某些能力要比一般人强很多。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CEO能够做到一种理想的战略,持续完美的表现和业绩。 在实际情况下,在外界或者企业内部看来,当CE0出现不佳的表现,甚至被认为很多方面做错了,很多方面做的迟缓了,那么,这些确实是因为CE0决策错误吗?或者确实是CEO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某个关键能力缺乏?谁又能够肯定说舆论的看法就一定是对的?又或者企业确实面临着产业和业态转型的危机? 不管怎么说,从上述所分析的三个维度来看,当一个CEO带领企业整体表现持续不佳,股票市场表现持续不佳,大股东不满意,董事会不满意,金融市场不满意,客户不满意,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一个共识,就是把CEO撤换掉。 那么换谁呢?出于保险的考虑,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的选项——由创始人重新担任CE0,而创始人本人也可能始终存在这样一种考虑,就是他是否需要重新出山担任CE0。 可以说,由创始人重新担任CEO,是始终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的,甚至是作为一种优先的可能性被考虑的。 通过上述分析,本人想要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我想引起社会的注意,股东的注意,可能担任CEO人选的注意,那就是,由于企业产生越来越多的生产性的创造性的作用,具有帮助整个人类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的积极作用,所以对于企业CEO这个岗位人选,应当要高度重视起来。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学院校应该开发专门针对CEO的深度课程,深度而实用的课程,全面发展的课程。这个课程能够对在职的CEO提供持续的、动态的、弹性的持续学习与教育。 二,在对于担任CEO的人选,至关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不完美,一定是有些方面欠缺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是要把学习能力摆在优先位置。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真正持续优秀的CE0,他们不只是学习管理知识,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在产业的广泛知识,以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知识,甚至是科技前沿知识,乃至于基础科学理论。这对于全面胜任CEO职位,都是很必要的,也是有利于CE0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位。 三,加强董事会、大股东、监事会与CEO之间平等的,建设性的,持续的沟通与合作。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等等不仅仅扮演一种监督考核CE0的角色,而更多扮演CE0的工作伙伴的角色,发挥团队的智慧,持续帮助CE0扩展视野,让CE0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全面的胜任他的工作。 四,高度重视管理团队的共同长期愿景建设,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务求达成共识。将管理团队全体成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长久发展愿景规划,高度融合起来。持续开展组织化学习,将企业长久发展愿景纳入到阶段性目标考量,反复倡导全体管理人员“在职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自我承诺和践行。把客户至上、平等相待、尽职尽责的基本职业道德,体现在管理团队例会和每人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总之,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企业持续为人类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必须要重视CEO这个岗位从业人员的持续学习,有效学习,以及给予这个岗位从业人员多方面多层次支持,使其能够胜任且全面履行带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职责。 (兆古德雪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