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回信勉励”铸就“文化自信”
王江萍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中国美术馆的老艺术专家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的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艺术殿堂。作为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锚固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文化自信,坚守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汲取中华文化的奋进力量,践行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现代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精神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向着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的更高境界跃进。在新发展阶段有力应对世界思想文化激荡和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相统一,以文化创新创造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党文化自信理论维度的变化发展,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党员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之力,长期以来,得益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沉的精神追求,为文化发展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实现了文化形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文化心态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文化供给从粗放式到高质量的转变。新征程上,新一代共产党人也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自信自强激活文化创新创造,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创新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强国,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