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驾游02 第二天到达兰州,去了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吃了兰州牛肉面,打卡中山桥

大家好,我是阿彻。
2022年7月,我去了一趟新疆,一人一车,26天12241公里。
这段旅程很美好,也很治愈,一直也想着分享出来。
但平时时间不多,当时拍摄水平有限,只能在仅有的素材中努力编辑出这样一些视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支持!
▍第二天(7月6日 宝鸡北服务区-兰州-永登 583公里)

第二天六点多被冻醒了。虽然昨晚睡觉的时候车内还有点闷,但清晨的宝鸡北服务区已经比较凉快了。我洗漱完出来,看下四周,车少人也不多,进疆应该还是走连霍的比较多吧。
泡了一杯咖啡,随便吃了点面包,下一站兰州。
地图显示这里距离兰州大概四百多公里,中午左右就能到。
从宝鸡北出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银昆高速,然后转入平绵高速,就开始进入到陇山山脉。这里算是陕西与甘肃的分界,由于这段都是山路,所以限速80公里。
虽然已经进入甘肃,但目光所及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甚至还有晨雾弥漫。越往西走,山上的植被逐渐变的稀少,从树木到灌木再到草木。按照地理来讲,这里属于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跟我们印象中沟壑纵横、黄沙漫天的景象略有不同,这里的绿植还算是多的,植被的变化也比较缓慢,这得益于这些年我国水土治理的优秀成绩。
感谢前人们的负重前进。

出了六盘山隧道,经过定西,就到兰州了。关于定西,有一首歌,歌词是这么写的,“能不能抽空替我去一个地方,据说那的人都擅长给别人答案”。
上一次来兰州还是我妹结婚,妹夫老家在甘肃,我们坐了一夜的火车,下车后在兰州火车站旁边吃了一碗牛肉面,给我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回来兰州,牛肉面是肯定要去吃的。
兰州的疫情防控算是比较严格,进城经过两个收费站,都有检查行程码和健康码。做完登记后,我问安检大哥本地人爱吃的牛肉面是哪家,大哥先说了个“白建强”,然后告诉我铁桥那边随便找一家都挺好吃的。
大哥说的铁桥就是中山桥,其实在那附近有一家上过“舌尖上中国”的马子禄牛肉面,早就想去尝尝。
马子禄牛肉面所在的街道叫大众巷,挨着黄河,离铁桥很近。由于正好是饭点,里面正在排队和用餐的食客很多。
我要了三两面,一份肉,一个鸡蛋,点餐、取面,一口下去,嗯,就是那个味道。
无论是哪种汤面,好吃的标准都一样,无外乎要看汤、面(粉)、码子是不是够好吃。兰州的牛肉面,那是一点也不柴的牛肉,口感好且有嚼劲的面条,搭配上香而不辣的辣椒油,吹一吹上面的油,慢慢喝上一口汤,额头和鼻子就会冒汗,舒坦得很。
我不喜欢放醋,所以汤里要是放入了萝卜片以及香菜葱花,会让我觉得这既丰富了口感,又调和了面、肉的腻味。
只有在兰州,牛肉面才是牛肉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不一样的物产,千百年来无数人努力形成的饮食习惯,如果让我给它一个评价,我愿意称之为“必须到当地才能吃到的美食”。

吃完面,我离开步行街,闻着涛声,几分钟时间就能够到达黄河边。我像游客一样举着相机,沿着河边小路溜达闲逛,看人们或穿行,或在河边安坐,喝茶聊天。
黄河从青海的玉树发源,唯有在兰州穿城而过。兰州自汉代筑城于黄河南岸,明朝初年城北建起一座镇远浮桥,随着明肃王迁兰州,大量人口慢慢开始在北岸定居,才逐渐形成“夹河而城”的格局。
中山桥就是在镇远浮桥旁边建造的,这是黄河上第一座可用于日常生活、民众往来的钢铁桥梁,当时称为“黄河第一桥”,按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为“中山桥”。
现在的中山桥早已禁止机动车行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成了兰州著名观光景点,只有写着金城老码头的大石块和锈迹斑驳的“将军柱”还在见证着时代沧桑的变迁。


这些历史在兰州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兰州有两座博物馆,兰州博物馆虽小但精致,内容布置的很用心,围绕城市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甘肃博物馆大很多,遇到周末放假,来这参观的人会非常多,最著名的藏品就是“马踏飞燕”,也是参观的人最为聚集的地方其中《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出,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进行设计,还算值得一看。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四点多了,我沿着黄河向西出城,去往今天的目的地永登县,永登是兰州下辖县,距离兰州100公里左右。
在永登见到两年多没见的大学同学,晚上一起吃的当地特色鱼火锅。
今天总共开了不到600公里,行程相对丰富,倒不觉得累。


Acher // On The Road
B站、头条抖音、微博等
搜索 “阿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