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苏门四学士)

2023-11-22 21:23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考点六、苏门古文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谷、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①张耒


张耒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其论文学创作渊源于三苏, 提倡文理并重,以为“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在《答李推官书》中他又明确申说学文在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是也”。

在文章风格上,他反对奇简,提倡平易;反对曲晦,提倡词达;反对雕琢文辞,力主主顺应天理之自然,直抒胸臆,“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 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贺方回乐府序》)。张耒的诗文正是其创作理论的具体体现,长短利弊皆本于此。其文风近似苏辙,苏轼对他有“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的称誉(《答张文潜书》),张表臣也称其文“雄深雅健,纤秾瑰丽,无所不有”(《张右史文集序》)。

②晁补之


晁补之其散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吴曾认为四学士中,“秦、晁长于议论”,张文潜有“晁论峥嵘走珠玉”之句(《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他的记叙体散文,如《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等,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均可看出苏(轼)文的影响。他的散文擅长描绘山林景物,名篇有《照碧堂记》《拱翠堂记》《有竹堂记》 等,而以《新城游北山记》最为脍炙人口。晁氏善于继承柳宗元写山水游记的传统,风格峭刻峻洁,语言凝练简朴。此文可见一斑。

③李格非


李格非,字文叔,齐州章丘人,北宋文学家,女词人李清照之父。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君臣唱和诗碑》。《宋史.李格非传》云:“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李格非在对这些名园盛况的详尽描绘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思。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苏门四学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