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底是12月的哪一天,灶王爷的神像怎么贴才最吉利呢?
腊月23和腊月24这两天至北方和南方的小年儿。民间传说,每年腊月23,灶王爷都要上天让玉皇大帝禀告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共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灶神是我们家中的保护神,所以灶王爷的灶位方向是很重要的。那么灶王爷面朝哪个方向最吉利呢?一般情况下都是贴在灶的旁边,如果你的造势西向背面有墙,就贴在北面,以此类推。但贴灶王神像有个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贴得太高,一般也不要超过一米的位置。
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个,为了好看,把神像贴得很高,这是错误的。灶君神像贴在轱辘旁边,正对风铡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的风俗历史悠久,那你知道先有锅还是先有灶?蚂大汉事先有灶,后有锅。先民以采集、渔猎、游牧为主,居无定所,聒噪随人,四处迁徙。灶也代表有火,火能煮熟食物,只有农耕以后,物产丰富,人们才能定居,垒灶做饭。
灶起源于远古人类保存火种的土坑,在中国西南和东北地区仍然有远古的痕迹。西南地区苗家和那些人的火塘又叫火坑走火塘里中年烟火缭绕,是旺盛的象征。北方寒冷,需要火取暖,火对于远古北方民族尤为重要。嘎仙洞史书成为鲜卑旧墟石室,洞中最前面有直径三米左右的大石板,有着几块石头支撑着,底下为空,据考证是鲜卑人保存火种的地方。鄂伦春人仙人住的中央是个终年不熄的火塘,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要先拜火神,每天用餐前让里扔些肉,表示空聒噪,即是锅和灶同样是做饭的用具,在中华文化中,造比锅重要得多,因为有灶王爷,即灶君、灶神、东厨、司命等,却没有锅王爷。
为什么有些地方说腊月24才是小年儿呢?背后的来头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古人说,官三、民四、船五,意思就是官家的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百姓家在腊月24,而水上人家则是在腊月25。这一说法都是指春节前祭灶神习俗的日期。在清代,从皇帝到王爷、贝勒,各级官员都开始在腊月23祭祀灶神。老百姓在腊月24祭祀灶神,也叫过小年儿。沿湖居住的老百姓,如潘阳湖、洞庭湖边居住的人们,则呈现了水上船家的风俗习惯,在腊月25过小年。
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在腊月23过小年,又被称作北方小年。事实上,这个日期是后来形成的传统的日期在腊月24。从清朝中后期,帝王家于腊月23举行祭天大典并祭灶神,北方百姓也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23过小年儿。如今每到小年来临都会有一场南北之争,因为南方北方过小年的时间不一样。北方人现在习惯在腊月23过小年,而南方人则习惯在腊月24过小年儿。尽管南北方小年时间不同,但都有过小年迎大年的异味,吃灶、糖枣、尘土、剪窗花,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30儿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级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她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儿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紧重,因为它有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儿。来年平安和财运,小年也是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同样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易经坤卦正是小年儿的体现。每年除夕过后,大年都会回到它的居住地北斗七星宫闭关,积蓄吉祥能量,直到除夕夜。
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是说男子在中秋的时候不能祭拜月亮,女子腊月23这天不祭拜灶王爷。你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嘛?有人认为是过去民间一种禁忌,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俗在祭祀活动中的应用。其实过去女子围着锅台转,天天闷着,灶王爷犯忌讳,遭犯了,何至于祭灶时授受不亲呢?在先秦时代,造神为火神,由女人主持祭灶,老妇之神视为灶神,是母系社会产生的信仰民俗。
汉代以后,灶神的性别逐渐由老父、红衣美女变成美男子。唐代段成式在右阳杂俎中描述灶君缅怀状如美女,元旦以后就变成了身如黑漆,面似灶君。在东北的鄂温克族和广东的惠安地区,妇女忌燥也并不返现。鄂伦春人自然祭拜的火神、异世女神,这应该是远古时女人祭灶的延续,而古语说的是女不祭灶,并不是不能拜灶。
旧时习俗祭灶是在固定的时间陈设供品,向灶王爷治理,表示尊敬,并祈求护佑。拜灶仅是平时对灶君经理货祷告,而在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糖,芝麻糖的出极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23吃糖版的名言,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黏住,免生是非。贡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他们都是灶王的步枪,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意外,特别要为灶君做起撒马量,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
这些宜城完了以后就要拿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易经之中有七日来复故灶君腊月23归天,七天后的正月初一返回人间。腊月23,北方人祭灶加加隆重,包饺子过小年,入夜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响起四处。伴着喜悦,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小年夜祭灶王爷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驱邪除灾,影响纳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