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环保行业如何转行跨界(标题党)

2019-07-10 12:26 作者:逐梦焚天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新开一个专栏,如题,讨论一下环保行业跨界的可能性,注意,讨论的是可能性不是可行性啊,先要打开思路,纸上谈兵,敢想,欢迎大家一起来做思维风暴,今天只是开个头,以后如果我还有什么想法会在下面留言评论,作为长期更新,大家也可以踊跃留言,我们就是讨论一下转行的可能性嘛,行不行得通再说嘛,笑。

        好我们下面正式开始,先从科班出身的环境工程讲起,注意,我们这里不讲那些硬核跨界的故事啊,就是像什么我自学了编程啊毕业后就转行,因为这样的话岂不是三百六十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那就没什么讨论转行的意义了,想转就转呗,只要壮士断腕净身出户就行了,如果是大学毕业生这么搞还可以,毕竟大学只是入门了而已,学了点点皮毛并没有中毒太深,但不建议研究生和工作超过三年的前辈这么干,因为要放弃学习了七年的东西,这代价有点大,要知道在今天,七年就是一辈子啊!除非你真的想好了,我讨厌跟风:在不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的情况下就贸然入场,这样大概率会输得精光,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流。所有行业都很辛苦,我们不怕苦,怕苦得没价值;我们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我想,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初衷吧。

        我去已经水了这么多字了啊我们正式开始,先从本科课程开始,涉及到的水控、大气、固废都是上个世纪国外的技术总结,实际上是跟实际生产就业脱离的,比如我们在水控里重点学习的活性污泥法,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跟它并驾齐驱,MBR工艺;我们现在绘图用的都是CAD,其实比它更厉害的是BIM建模。当然这是大学本科的通病,把我们禁锢在社会已有的存在中,实际上当今行业的大问题大趋势是要我们自行去了解的。环工所涉及的领域有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学的分支材料科学等,生化环材不分家嘛,笑。都是从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不挣钱,或者挣的都是慢钱,有没有可能变成高端服务业挣大钱啊,有啊,5G配合中国制造2025啊,但说实话,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英国美国曾经都有很强大的制造业,后来因为制造业不赚钱就产业转移走了去搞高收入高风险的金融去了,然后控制不住就来几次金融危机,结果现在特朗普想把制造业重新迎回制造业其实是不可能了。谁叫他们当年没有5G推动的万物互联呢,我们期待中国制造业的表现。如果中国高端制造业真的渡劫成功了,就能反过来推动国产环保设备的更新换代,从而再次拉低做环保的成本,这样以前很多成本太高的技术就能用起来了,从而催生相关市场的发展,比如固废,尽管未来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都不清楚,无法想象,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垃圾分类是肯定要做起来的。说实话环保行业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国家政策保证执行,但这也暴露出环保行业的劣势,它的发展是一条对数函数,前期越投入越亏损,需要国家资本注入抹平成本,后期私人资本才有获利的空间,最终会走向平稳不会衰弱,也不太可能被寡头垄断,因为环保行业实在是太大了,赛道很宽却很短,子赛道众多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啊,最后环保领域会不会有底层技术突破由对数曲线变为指数曲线,像所有的基础研究领域一样,谁知道呢。环保行业的上游企业是环保设备厂商,永不上市,把产品线做到了全世界,闷声发大财系列;然后让那些污染治理企业上市,去融资做环保,然后大搞P2P模式大肆扩张,最后要么国家接盘(美其名曰与国企强强联合),要么破产退出。实际上环保设备厂商虽然也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但是损失不大,继续干着土木工程+制造业+环保融合跨界的生意。

以上讲的好像不是环保跨界而是环保领域深耕啊,不好意思啊我又跑偏了,我们拉回来啊,由环境化学不仅仅能跳到传统化工领域,其实还有医药领域,再进一步就是大健康领域;由环境微生物学也可以重复上述领域,还可以研究生命科学领域,也是个基础研究,未来应用不可知,如果去搞脑科学的话也许能配合互联网搞搞VR啥的;环境材料就去搞环保设备吧,中国的环保设备的技术领域还比不上西方,空有山寨的量,却不能保质。不会材料也是个基础研究,研究新材料并没有那么容易,想要有钱途得双一流起步才行。


论环保行业如何转行跨界(标题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