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匈牙利突朗III型坦克,被德国盟友逼迫的无奈选择

2020-11-30 19:2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匈牙利作为二战德国的小弟,该国本身其实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实力,自身无法单独应对任何一个欧洲大国,但身处二战漩涡中也没有别的办法,跟随着德国四处征战。战争迅速消耗着这个国家的力量,没过两年就出现武器装备短缺、落后的现象,为此不得不积极开发新的武器装备以维持战争,突朗III型就是这一时期设计生产的一款坦克。

1943年1月,匈牙利在实战中总结经验,认为已经装备的突朗II型坦克已经无法应对欧洲东线战场上的对手,坦克的火力太弱,装甲太薄,在面对T-34这类目标时取胜的希望渺茫,随后匈牙利将目光看向德国老大,希望该国能在不久后授权生产四号H型和黑豹中型坦克,然而德国方面拒绝了这一请求,他们不想把最先进的坦克技术交给匈牙利,甚至不愿意出售成品,不过最后以高价将四号F型的技术转让给了匈牙利。

匈牙利对于德国的做法只能默默承受,谁让自己没有技术实力呢,不过好在四号F型也是一个成熟的型号,比突朗II型坦克还是要先进很多的。

就在同年,突朗III型坦克开始研制,其实这个项目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现有的突朗I、突朗II坦克进行改装,另一部分才是研制全新的突朗III。改装主要是设计新的大型炮塔,以容纳75毫米坦克炮。

全新研制的突朗III坦克则要求使用和改装坦克一样的新炮塔,安装一门43M型75毫米坦克炮,火炮身管倍径55倍,车体正面加强装甲防护,增加到80毫米厚,侧面安装8毫米厚的裙板,提升防反坦克步枪的能力(东线战场上大量使用反坦克步枪),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尽可能地强化动力系统,提升坦克机动性。

新式的炮塔木制模型在1943年9月完成,它的炮塔座圈直径没有变化,长宽高都加大了,并且考虑了车长指挥塔,后来考虑到降低车体高度取消了这个设计。车体在突朗II型等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车体正面装甲原计划80毫米厚,后来考虑到重量要求,又提出将厚度降低到75毫米的方案,装甲仍采用落后的铆接技术,底盘的动力和行走结构不变,因此坦克的机动性比突朗系列前期的型号更差。

1944年2月,匈牙利完成了第一辆突朗III型坦克的样车,坦克已经基本定型,它本质上更像是在突朗II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一款坦克,而非全新研制的坦克,它的火炮不是实物,而是木制模型替代。

不管怎么样,匈牙利研制的突朗III确实基本定型,已经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不过随着工业区遭到盟军轰炸,以及匈牙利缺少原材料,突朗III的生产工作被耽误。

突朗III中型坦克空重约21吨,安装侧面裙甲重约23吨,车长5.53米,宽2.65米,高2.655米,主炮为一门75毫米坦克炮,能击穿100米距离上113毫米均质钢装甲,或1000米距离上66毫米均质钢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机枪,坦克采用260马力8缸汽油发动机驱动,最大行驶速度40千米每小时,采用5人车组,车上配置R / 5a电台。


二战匈牙利突朗III型坦克,被德国盟友逼迫的无奈选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