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窦宪 字伯度

窦宪 字伯度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融之曾孙。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窦笃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永元元年(89年)窦宪派遣刺客刺杀太后幸臣刘畅,嫁祸蔡伦,后因事泄获罪,被囚于宫内。窦宪恐惧,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
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命班固撰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史称燕然勒石。朝廷拜宪为大将军,位高三公。燕然山大捷,使窦宪坚定了消灭北匈奴的决心。二年后,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窦宪既破匈奴,权震朝廷,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永元四年(92年)他的党羽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也互相勾结,有的还出入后宫,得幸太后,于是欲谋叛逆。和帝得知他们的阴谋,但无法与外臣接触。素知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而有心机,不事豪党,于是便招来郑众,定计除灭叛党。考虑到窦宪驻扎在外,怕他兴兵为乱,谋定后忍而未发。适逢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和帝大喜,下诏让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并按等级赏赐军中将士,以安其心。窦宪进城之后,和帝亲临北宫,命将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逮捕了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下狱诛死。并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地去。窦宪、窦笃、窦景到封地后,都被迫令自杀。永元十年(98年),窦瑰也被梁棠所逼自杀。受株连者也都免官还乡。
统帅 A-
(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
武力 C
(不详。)
军谋 B-
(窦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后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智略 C-
(窦宪爵位崇满,群臣阿附唯恐不及,于是放任爪牙心腹,皆置幕府;党羽奴客,侵陵小人。昔者卫青以身名自终,而宪竟以结党伏诛矣。)
内政 C-
(窦宪为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以前太尉邓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以为太傅,令百官总己以听。其所施为,辄外令彪奏,内白太后,事无不从。又屯骑校尉桓郁,累世帝师,而性和退自守,故上书荐之,令授经禁中。所以内外协附,莫生疑异。后平匈奴,威名大盛,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魅力 D+
(窦宪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自女弟立为皇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之党羽陵肆滋甚,共图为乱。帝阴知其谋,乃迫令自杀。范晔论曰:“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