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本来是没有计划写这个《筐出未来》的长评的,但是我二刷这部影片加上翻了几个小时的长评区后,还是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丑话说在前,这篇杂谈基本不谈优点,因为影片的优点别的影评基本都讲完了,无非就是作画和配乐。我更想在这里谈谈我认为的影片存在的问题,所以内容可能不会很好听。当然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也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友好探讨,也接受反驳。但你要是无脑骂人,对不起,等着被公开处刑吧。

首先,我想问问原创动力,你们这部影片名字叫《筐出未来》,那么“未来”这两个字体现在哪里?
仅仅只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一个具有未来科技感的城市吗?那也太肤浅了吧。
是说虎翼父子?他们是配角,用配角的发展来命名整部影片肯定是不对的。
那么是说守护者队的进步和成长,未来可期吗?
但是我整部影片看下来,得出的结论是:守护者队根本没有进步和成长,很难看到未来。
为什么?很简单,看看他们第一次输了虎队时的表情:



再看看他们第二次差点输了虎队时的表情:



嗯?这有区别吗?你们上一次输球,又是闹矛盾又是解散,过了一年了,都和好了,都领悟了自己是为了热爱在打篮球了,为什么输了还是一副快要解散的样子?
人家虎队输了是什么表情?没有表情,安安静静地就走出赛场了。虎翼临走前还自信满满地对喜羊羊撂了话,尽显风采。
一支输一次就要死要活的队伍,和一支输了两次依然自信和向上的队伍,扔掉你的主角视角和粉丝滤镜,凭心而论,你觉得哪一支球队更有未来?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观感?我个人认为,编剧把虎队塑造得太漂亮了,而守护者队却塑造得乱七八糟。
实际上问题基本都集中在队伍分崩离析到和好重组的这段剧情上。

1,队伍有必要解散吗?或者说,解散的原因合理吗?
原创动力你们不要忘了,你们笔下的守护者队是用TV塑造了整整60集的主角队伍!你们用几百分钟刻画了队伍的团结和不可磨灭的友谊,刻画了他们经历各种挫折依然不离不弃走到了草原篮球杯的决赛,他们在你们的笔下已经凝成了坚不可摧的一捆绳,结果到了电影里说散就散??
不是说这样的队伍不能闹矛盾,不能出新的问题,但是输了一次就看到队员互相甩锅、推卸责任,最后直接解散了,你们扪心自问,这跟《筐出胜利》里的守护者队是同一个队伍吗?
2,队伍重组后,以前的问题解决了吗?
接上面的说,你队伍出新问题,可以,没有哪个队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你描写的问题最后解决了吗?
“这一次,我们输给了自己。”可是队伍输给自己到底是输在什么地方?是队员赛前摸鱼不认真准备?是比赛时过于轻敌?是喜羊羊带伤比赛硬逞强?是灰太狼表现欲太过忽视了团队合作?
你看我在这里分析里了一堆原因,有用么?观众又不能跳进荧幕里去跟队员说,那影片里总得有人去说啊!小学生都知道做题做错了要找到做错的原因争取下次不再犯,怎么影片里一点点这样的情节都没有?
如果说影片时长不够不能体现这些情节,那你好歹在角色身上要体现他们的反思和进步吧。
但是呢?矛盾闹得最凶的喜灰和好的时候,灰太狼说了什么?对不起我打了你??就这??哪怕这里改成喜灰各自诉说自己上一场比赛犯的错误,表达歉意之后相视一笑,互相原谅重新和好,都比搞什么我打你你也打我这种幼稚情节要好的多。
也就懒羊羊有一段跟食物做思想斗争的情节,但是那些片段跟其他队员努力训练的片段是混在一起的,这更像是在强调努力而不是反思。
3,队伍重组的理由不契合剧情。
队伍解散了,那编剧自然要设定一个让队伍重组的理由。这个理由,不仅要能让队伍顺理成章地重组,也要照应之前队伍不能继续打下去的原因。
结果理由竟然是“热爱”?
请问他们解散前是不热爱篮球吗?或者说他们解散是热爱不热爱的问题吗?
如果这支队伍,是因为各种不可抗力或者外界阻力而难以继续打篮球,比如家人不支持、学业繁重这种理由,那他们最终因为热爱而放弃其他,选择重组队伍继续打球,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守护者队不是啊。他们是因为自身存在的诸多缺点,轻敌、逞强、推卸责任等等问题导致了比赛输掉才解散的,纯粹是态度问题,这跟因为“热爱”而重组队伍根本是驴唇不对马嘴。

综上所述,这段剧情从解散的原因到重组的契机到重组后的行为都是割裂的,可以说完全就是随便找几个理由硬凑了一个解散到重组的剧情,没有逻辑可言。
而这种塑造跟虎队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现在请屏幕前的你想象一下下面的剧情:

我是虎队的虎翼,我的队伍在上一届都市篮球杯中打败了一直战无不胜的守护者队,因为他们大意又轻敌。他们输了之后又是闹矛盾又是解散,而我们队虽然最后输了狼队,但是没有消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训练,突破自我,准备来年再战。守护者队MVP喜羊羊的消极表现我看不下去了,于是我吐出金句点醒了他,他们成功重组了队伍并且特训了几个月,最后我们在决赛相见了。最终特训了几个月的守护者队打败了努力了一整年的我们队。虽然我们输了,但下一次我一定会打败守护者队!

把主角换成虎翼,主角队换成虎队,你觉得这段剧情对守护者队的塑造好不好?放到《筐出胜利》里,这种剧情就是守护者队下一届比赛打败了狼队进入决赛打兔队结果打输了的这种感觉。搞不搞笑?
一切都是源于这个分崩离析的安排,它让守护者队给人一种“输不起”“不配赢”的观感,这种塑造是非常不应该的。所以我认为这是影片最大的败笔。

说完最大的问题,再来说说其他问题。
1,叙事节奏把控不佳。
这个问题很多长评都提到了,最明显的就是一年前到一年后的过渡,实在是太生硬太突兀了。不过碍于影片时长有限,这一点我倒是可以理解,不过多苛责。
2,部分台词设置不合理。
这部影片里使用了很多漂亮的句子,比如“热爱,永远可以成为让你继续下去的理由”等等。我想编剧可能意在通过这些金句去推动剧情和提升影片的内涵,同时能拉起观众的神经,这自然是好的。
但是,这些金句的使用不是没有门槛的。优秀的词句要从正确的人嘴里说出来才有说服力。这里点名批评以下台词:


这种话,是虎翼这种精神小伙能说出来的?
如果把这句话改成“那又怎么样,你之前不是还带伤比赛吗?怎么,现在用这种借口来欺骗自己了?”,是不是更符合虎翼的人物性格?至少比说一句委婉的鸡汤更适合虎翼吧。
当然这也算是人物刻画上的小问题。
3,试图在动画里探讨现实。
这个说的就是虎翼父子关系的刻画。打篮球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以比赛戏写得通俗简单理想化也不会对观感有什么影响。
但是亲情不是,它是所有人都甩不开的情感,很多观影的年轻人(包括我)在跟父母的相处上也颇有波折,那影片里对亲情以及其他现实情感的描绘就不能过于理想化,否则给人的观感就是“看起来探讨了现实,实际上却脱离了现实”。
我个人认为影片对于虎翼父子关系的处理,大方向没有问题,但是部分片段的处理不算好。举个例子,虎翼父子吵架那里,虎翼吼了一句“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这句怒吼后面在虎爸的脑海里重复出现了三四次,这种安排太单薄了。又比如,虎爸和灰太狼相处的片段。我想说编剧让这两个人的观点碰撞,确实是一个很棒的点子,既给了灰太狼对家庭的情感描摹,也顺理成章地探讨了教育问题。但是这里的观点碰撞存在不合理之处:小灰灰设定上应该是上幼稚园到小学的年纪,他并不需要考虑学业之类的事情,虎爸回忆小时候的虎翼时也是类似的情景。那这两位父亲的儿子处境不同,谈不谈梦想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其实这里只要改个台词,把虎爸台词里关于“学业”的部分剔除,就没什么问题了。
还有其他一些小问题影响了观感,比如这个画面:

正在感动头上呢,你突然冒出来一个兔子干什么?一点都不好笑而且莫名其妙。
4,故事背景和时间线令人疑惑。
相比TV,影片凭空出现了“篮球梦幻之城”“都市篮球杯”“灰太狼上班”等新设定,但是这些设定出现的原因影片完全没有交代。羊羊们不是在草原打篮球吗,怎么突然就到现代都市里了?灰太狼怎么变社畜了?会不会是《决战次时代》的未来时间线?但是小灰灰还是小小孩,这明显是讲不通的。
虽然之前也有《喜气羊羊过蛇年》这种世界观完全独立于TV的作品,但是《筐出未来》是《筐出胜利》的续作呀,你完全不交代背景这真的好吗?即使是《筐出胜利》的老观众也会看得一头雾水好吧。
5,影片定位模糊,受众不明。
接上文,如果忽略故事背景不交代的问题,这部影片的场景大变也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影片定位模糊,受众不明。
各位可以思考一下,这部电影主要受众是哪些人群?
子供?肯定有,但是篮球题材小孩子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好吧。
青年群体?也要有,但是不追喜灰的年轻人有多少会来看你一个动画电影。
大龄群体?基本都是带着小孩子来的,没几个是来看电影的。
说是全年龄向,实际上对哪一个年龄段都不怎么有竞争力。
那你也可以吸引老粉,打情怀牌,同时取悦现存的粉丝,也行。
可影片里真的没怎么卖情怀,也没什么能打动老粉的点,甚至可能会让老粉看得云里雾里。
当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卖情怀,喜灰不打情怀牌是挺让人欣慰的,但是整个影片看下来,真的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做给谁看的。
实际上这不是喜灰刚刚出现的问题。喜灰的TV一直是这个样子,说它子供,里面很多情节小孩并不能看懂。说它全龄,里面很多情节又太幼稚了。这实际上是喜灰(开联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极其难以解决,这里也不再往深的说了。

最后总评一段吧。
这部影片,我第一次是在电影院看的点映。当时觉得很精彩,没什么槽点,影片的很多剧情安排和细节也很用心,所以我觉得等网络上线后我应该能再看个两遍三遍。
然而我在网上二刷之后,却发现影片里有大量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有些还很严重,使得我对它的评价不升反降。但是我第一次观影确实没有被它们影响,说实话挺奇妙的。
所以综合一下,我认为《筐出未来》这部影片,作画分镜和配乐非常优秀,但是剧情存在硬伤,节奏把控不佳,而且定位模糊、受众不明。也许放到荧幕上可以用它的热血掩盖缺陷,但是在网络上看,实在不是一部令我满意的喜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