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姨夫卸任索尼CEO,音频领域留下多少经典!

2018-02-07 18:13 作者:乙迷imclub  | 我要投稿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文中言论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林实工

近日科技界的大新闻算是索尼现任CEO平井一夫将在4月1日正式卸任,将大权移交至首席财务官(CFO)吉田宪一郎,自己则继续担任董事长。自2012年起至今,在平井一夫的带领下,索尼经过了大裁员和精简业务两大转折,虽然在亚洲同行竞争等影响下,索尼一度多年持续亏损,但随着游戏、电影等业务的良好表现,索尼总体利润逐渐恢复并走高,援引分析师的话预测,截至2018年3月,索尼本财政营业利润将达约6810亿日元(约合390亿元人民币),创72年历史最高值。

在索尼最赚钱的部门中,很少人知道音频业务也是其中之一,虽然HiFi圈始终被认为是“小众”市场,但索尼的Hi-Res系列包括其他消费级音频产品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是相当可观的,从去年京东618耳机类目排行榜就能窥见一斑:

那么这6年来姨夫掌权下的索尼到底诞生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呢?今天就来做个盘点:

【2012】Hi-Res便携头戴“鼻祖”——MDR-1R

从低谷奋起,是每个伟大企业的周期性必经之路,在音频业务的低谷期,索尼继续一款迅速打开市场的产品,MDR-1R这个看似没什么亮点的头戴式耳机做到了。

中端便携耳机的“里程碑”

上市1880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当时相近价位的便携头戴市场几乎完全空白,和HD600、DT800、K701这样的大耳机相比,便携式耳机易推和轻便的优势发挥出巨大威力,很多采用手机或随身听直推的耳机烧友都愿意接上这么一款更容易出好声的hifi耳机。在1R火热之后,索尼后续又推出了MDR-1RMK2、MDR-1A,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铁三角MSR7和森海Momentum的跟进,也反映出1R系列的经典,可以说,把中端Hi-Fi便携头戴市场撑起来的始作俑者正是MDR-1R。

舒服的佩戴、流行的味道

虽然1R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多个细节都显出了索尼的用心,佩戴上,独特包覆式耳罩、静音接头、内倾斜轴贴耳结构、锯齿状防缠绕耳机线,使其成为“最舒服的头戴式耳机”;声音上,配备了40mm的液晶高分子振膜单元,并研究了近20年的流行乐录音特征,发现了低音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故针对性的优化了低频,使其在素质和听感上达到了不错的平衡,让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也能一耳朵喜欢。所以说,看起来轻松的成功也绝非必然,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常人不所知的。

【2013】索尼首款随身耳机放大器——PHA-1

2013年9月,“Hi-Res Audio”高解析度音频产品正式推出,凡属于这一系列的产品都可以说是“高品质”或“高音质”的代表,正如平井一夫所言,“一旦你听过高解析度音频,就再也不想去听标准音质的音频了”,“我确信高解析度音频将复兴音乐产业,让听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享受音乐”,利用索尼音乐的资源优势,Hi-Res曲库逐渐开放并更新,软件与硬件开始了整合。

索尼也开始玩起捆绑

作为第一批Hi-Res系列产品,PHA-1的推出意味着索尼真正开始向Hi-Fi领域进军,这款便携耳放用于搭配F885等Walkman、笔电、iPod、iPhone或其他智能手机,包含了解码放大的一体机功能,支持24bit/96KHz的高清采样率。

历史意义大于实用性

配置上,解码芯片WM8740、LME49860、TPA6120耳放,以如今的标准来看都乏善可陈,只能说素质层面高于Walkman或普通数码产品,和HiFi级的播放器比也只能算入门,但PHA-1的意义并不在于出众的音质,而是作为PHA系列的首次尝试,为其后更高端的产品奠定基础。

【2014】最新入耳式旗舰圈铁——XBA-Z5

自2010年的“动圈旗舰”EX1000以来,索尼的高端耳塞迟迟未能更新,2012年经历了两代XBA系列动铁耳塞的失败实验,终于在第三代迎来了转机,之前空有素质、毫无听感的“奇葩”音色,随着相对成熟的调音技术而不复存在,XBA-A1/2/3和旗舰款的XBA-Z5都能称得上“没有大错”的Hi-Fi级耳塞,更重要的是,这次索尼把动圈单元也融入其中,弥补了动铁低频响应不足的天然缺陷,奠定了“健康调音”的基础。

配置豪华,更甚于EX1000

相比16mm的液晶振膜纯动圈,XBA-Z5的单元配置可谓十足的黑科技:1枚16mm的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动圈单元负责低频,搭配两颗独立研发的动铁单元(一颗全频单元+一颗镁质HD超高频单元)。腔体部分一律采用高刚性、高内损镁质材料,能抑制不必要的振动,线材部分采用镀银OFC线基、4股地线分离式设计。日本制造。

澎湃激烈,聆听电音的首选

Z5的这颗动圈单元,由于使用了薄膜型镀铝LCP振膜,响应能力极强,能还原出更自然、准确、细节丰富的音色,同时镁质超高频单元在极高频的表现力上又达到了新的高度,所以在低频和高频的两端,Z5做的十分出色,可以说是当时索尼最强音质,而这种偏两头的调音又相当符合贝斯与电吉他的音色表现力,故把Z5称作“电音神器”是完全妥当的,据传Z5的调音师自己本身就很喜欢电子乐,难怪会有这种风格的旗舰耳塞了。

【2015】融入Walkman精髓的——NW-ZX100

经过ZX1和ZX2,索尼意识到光靠安卓系统并不能挽回Walkman的颓势,为了丰富新一年的Walkman产品线,2015年的索尼选择了“回归”——使用非智能操作系统,推出了一款“小ZX1”,更精简的系统、更小巧的体积、略微缩水的音质(主要是推力),取而代之的是更快捷的操控、更大的容量、更长的续航,这也符合平井一夫所言——“便携度和便利性对音乐爱好者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高解析度产品也优先考虑让顾客便于携带”。

一脉相承,迷你版的ZX1

参数方面,ZX100和ZX1十分接近,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器、DSEE HX压缩音源补偿、LDAC高品质无线聆听技术等等均为一脉相承。外观设计依然是银色铝合金边框搭配黑色仿皮革机身,做工严谨扎实,重新回归的纯机械按键也让人操控起来更为安心。

非智能,更纯粹的Walkman

虽然在内部设计上,ZX100采用了两种数字滤波,更好的兼容了DSD编码、电路板和焊锡均有所优化,但实际音质效果还是没有达到众人的预期,为了超长续航,牺牲了过多的推力,加上D类放大的较高失真,总体的声音素质相当一般,但这样的看起来“更纯粹”的Walkman,还是为其后的更高端系列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2016】两块万元级Hi-Res“随身砖”——NW-WM1Z、WM1A

作为超越ZX系列的新旗舰机型,“WM1”系列再次让索粉想到了熟悉的“1”,这意味着创新、品质与高贵的代号。而在2016年的发布会上,WM1系列也和同样万元级别的头戴耳机MDR-Z1R和台式耳放TA-ZH1ES共同构成了“醇音系列”,追求“从演奏开始瞬间到乐曲余韵小时之间的‘细微声音呈现性’”。

“黑砖”——ZX2的全方位升级

8999元的WM1A是以ZX2的“正式改良机型”身份出现的,革新的主要之处就是内部的全数字放大器完全实现了更新,命名为“CXD-3778GF”,增加了耳机输出功率和4.4mm平衡电路,提升分离度,并可通过该平衡输出兼容原生DSD格式。双层电气电容、FT CAP电容、Corson铜合金背板和时钟优化都让WM1A的失真度达到了更高端的水准。采用非智能操作系统也能进一步杜绝其他有害音质的干扰项。

“金砖”——索尼随身音质的“天花板”

可8999的“黑砖”相比,22999元的“金砖”WM1Z就显得“高高在上”了。镀24k金的无氧铜机身,份量十足,同样采用了最新的“CXD-3778GF”全数字放大模块,配备4.4mm平衡耳机输出,并在电阻、继电器、滤波上相比“黑砖”有更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更低的失真度。实际听感上,这台“赌上工程师荣誉”的顶级播放器,相比高端级别的WM1A,在声音的平衡性、控制力上都要可闻提升,音色更为饱满、鲜活、自然,然而,要为这些提升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2017】Hi-Res级无线降噪耳塞——WI-1000X

来到2017,蓝牙大趋势不可逆转,在2016年推出的MDR-1000X的大获成功后,索尼当然想继续推新、抢占蓝牙耳塞的市场份额,于是一口气发布了颈挂式无线降噪款WI-1000X和全无线式降噪入耳WF-1000X两款高端蓝牙耳塞。和各种bug、音质被各种吐槽的“降噪豆”相比,WI-1000X无论从稳定性还是声音素质层面都能代表索尼的高端水准,堪的起Hi-Res之名。

全场景智能降噪应用

作为旗舰级的降噪入耳,WI-1000X配备“Sense Engine”的智能技术,在不同环境、不同通勤方式时自动优化最适合的降噪效果,过滤背景杂音,保留环境自然声,同时不错过重要语音提醒。DNC软件引擎结合双噪声传感器的降噪效果完全不逊色于bose qc系列等业内最顶尖产品。3倍于普通蓝牙数据的LDAC技术早已属于标配,飞机气压降噪优化这样的黑科技当然也少不了。

圈铁混合,流行调音

耳塞搭载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器,频响宽度和噪声指标都达到了Hi-Fi的水准,作为一款圈铁混合耳塞,WI-1000X内置的9mm动圈单元在低音表现上稳重厚实,动铁单元则能确保人声频段的高密度和瞬态反应,唯一不足之处在于高频失真较大,听女声或者高音域较多的乐器时会有比较明显的数码味,这也是蓝牙耳塞的通病,索尼给出的解决方案是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技术,通过算法补偿丢失的高频泛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音色的自然度。

除了上面列举的几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外,索尼在这几年还有D50完美升级版录音笔D100、声价比最高的索尼Hi-Res产品PHA-3、旗舰头戴Z1R、最新Walkman“网红”ZX300A等,从几百到上万,从时尚到专业,总有一款适合你。也许索尼Hi-Res系列在这六年里取得的成功就是源于这样的“长尾”思路吧——“我们提供种类繁多的高解析度产品,从面向音响发烧友的高端家庭影院系统,到时和入门级听众的更加实惠的产品,应有尽有。”

作者:林实工


姨夫卸任索尼CEO,音频领域留下多少经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