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兰州我所见之感受

2023-07-15 16:04 作者:世界级的东西呀  | 我要投稿


兰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川机场为什么离市区这么远,足足有6,70公里。可谓未至其城,先闻其威。到了之后,“一线城市”的戏称(指只有一条横贯的地铁)和南北两侧时时能望见的山脉(两山夹一河),无不提醒着这里正是地理课里长条形城市形态每次必举的案例:兰州。
 

  事实上,正是黄土高原上有兰州盆地的这片平坦的土地,才吸引先民在此聚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兰州城规模并不大,南北的宽度限制尚不是问题。但是进入当代,兰州城市规模快速膨胀,整个兰州盆地现在被三百万人口塞满,可供延伸发展的只有西边黄河沿岸红古,连城狭窄的谷地,或者东边的榆中盆地。想在兰州找一块足够平坦的荒地来建设机场,真的很难。合适的只有北边的秦王川盆地或者东边的榆中盆地。

   

最终的结果当然可以看到,中川机场位于秦王川,兰州新区也成为一块遥领于兰州主城区的飞地。然而就是因为这个位置,和兰州东西状长条形的城市形态和发展趋势,兰州新区和主城区的距离很难缩短,只能不断修路。甚至由于此和地形原因,兰州新区到主城区西城东城都要修两条路,形成近乎长方形的形状。新的公路修建成对角线的方向通往城区中间,但是要照顾地形,较往未必能更短多少。

  这就是选址秦王川的弊端。但是也是没得选的选择,因为在主城区或者榆中建机场都是在榨取城区扩展的空间。秦王川面积够大,机场和新区可以随意平铺,但当然在此建设机场和新区也就变成了一场豪赌——新区到底能不能发展起来的豪赌。(当然一切也不是非黑即白,黄河沿岸和榆中也在重点发展,但是机场的选址,无疑影响着发展的优先级和开发秦王川的时间)
  中川机场60年代就开始建设,当年的情况,考虑的各影响因素和今天也远远不同。但是无论主观如何,客观上对兰州的影响就这么奠定了。正如历史容不得“如果”一样,规划就是在书写着未来的“历史”,一旦选择了这一条路,就永远不可知选择另一条路的境况。我们当然要追求最优解和最大的成功,但这么一来也就无法真正知晓何为最优解。

  我们是在单方向拨动时与空两把尺子,可又该怎么能胜天半子呢?

兰州我所见之感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