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挤眉弄眼怎么办?

2022-07-25 17:12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关于抽动症

 

看着孩子频繁的眨眼、皱眉、清嗓子等行为,小明妈妈满脸愁容,向诊室魏医生讲着和孩子老师的谈话内容,最近小明抽动症比之前严重了。怪异动作越来越多了,不仅仅是眨眼、皱眉、吸鼻子,现在嘴里还时不时的发出一些怪音,影响课堂,有时还会做一些怪异的动作。

 

 

问是不是不舒服。他说没有,告诉他不要这样做,反而更严重,关键是同学开始谈论小明,有的甚至嘲笑他,小明现在心里也难受,上课老是跑神,注意力不集中,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成绩也下降的厉害。

 

经测评小明不是坏毛病,也不是坏习惯,他生病了,患的是抽动障碍
 

 

 

 

一.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可能是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抽动有什么特征和特点?

抽动大多起病年龄在18岁之前4~8岁最多见,在10~12岁最严重,有些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消退。


 

 

 

四.抽动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简单性表现:清嗓子,咳嗽,吐痰,吠叫,嘶嘶声,吸气,吸吮,咕噜声,眨眼,耸肩,摇头,拍手,伸长脖子,咬嘴唇,头、手臂或腿抖动,做鬼脸。复杂性表现:面部表情,紧张姿势,手臂刺痛,触摸物体或人,动作的模式化,模仿言语,重复别人说的话和短语,言语重复,重复淫秽的词语或短语。

 

 

五.会造成哪些危害?

抽动可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引起病耻感,甚至会被家人认为是故意做鬼脸挑衅家人,造成家庭矛盾、影响其正常社会交往或引起儿童学习困难。

 

 

六.怎么诊断这个病?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抽动障碍(TD)分为3种类型,包括Tourette syndrome(TS)、慢性抽动障碍(TD)和短暂性抽动障碍。 

 

1.PS

(1)同时有多种运动抽动和1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一定同时出现;

(2)18岁前起病;

(3)抽动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年;(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或物质或其他医疗事件引起。 

 

 

2.慢性TD:

(1)1种或多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不同时出现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2)18岁前起病;

(3)病程在1年以上;

(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或物质或其他医疗事件引起;

(5)不符合TS的诊断标准。 

 

 

3.短暂性TD,又称暂时性TD:

(1)1种或多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

(2)18岁前起病;

(3)抽动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或物质或其他医疗事件引起;

(5)不符合慢性TD或TS的诊断标准。 

 

 

七.怎么评估严重程度?

最常用的抽动严重程度测量方法之一是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25分为轻度,25~50分为中度,>50分为重度。

 

 

 

八.如何治疗呢?

对于轻度抽动患儿,可给予医学教育、心理支持和综合行为干预,适当给予观察等待期,并定期随访。对影响学习、生活或社交的中重度TD的治疗原则是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孩子挤眉弄眼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