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我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桂冠

背景:
学校:top 50美本
专业:数学,经济
GPA:3.9/4.0
GRE:330+
录取结果:
MIT MFin,
哥大商学院金经,
CMU 金工,
耶鲁商学院资产管理
随着夏天的到来,我的申请季已到尾声。回望自己的经历,实在有太多感慨,辛苦,和充实。由于本科在美国,我大一的时候就确定了要继续在美国读研的目标。虽然确定了想要深造金融相关的专业,却一直不知道具体的路途应该如何去走。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Berkeley MFE毕业)帮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让我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桂冠。为了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我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我经历过的挑战,世毕盟老师给予我的帮助,以及成长和感悟。
在申请季节开始之前,对于申请金融领域的人,最需要做的两个准备就是周密安排的课表和实习。首先,我先分享一下课表的安排。金融是一个综合的领域,它同时结合了文科和理科的技能和思维。上从宏观经济下到具体衍生品模型,都需要都大致的了解。而这种综合实力就是申请官最希望从学术方面(比如你的academic transcript) 看到的东西。我本科是数学和经济双专业。当时的自己除了必修课以外并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高阶课程。非常感谢我在世毕盟的指导团队从大二开始一直到大四,和我讨论后,帮助我大致确认了我想走的方向:金融工程,以及配套的技能和它们对应的课程。我永远忘不了,在当时国内的半夜,培训师和我一起看我学校的课表,根据mentor的推荐,和我一点点排好每一个学期的课程。到最后我本科生涯是一个个学术思想迸发的过程,我得以从不同角度学习并深度理解金融这个领域,并以超额学分毕业。有几门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下~
一个是数理经济课程,这其中包括:时间序列,贝叶斯分析等;其次是数学系的概率论,偏微分方程等。最后是我认为在我的申请中帮助了我最多的CS 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在精不在多,除了初级和中级的PYTHON(数据结构等),听从世毕盟mentor的建议,我还学习了C++,深度学习计算机算法,而这门课正是帮助我拿到学校OFFER的重要敲门砖。
其次是实习。我给自己在每一个暑假都安排了两个月的券商实习。虽然都是在国内,但是实习都是在金融工程部门,或者量化交易部门。所以,实习方面,我认为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申请方向的硬核实习,比公司牌子和地点更重要。(但是,如果这三者兼具就更好啦~~)除了实习方面,我的导师还鼓励我去挑战自己,这让当时大三的我鼓起了勇气,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我相信我的项目也一定为我的申请资料润色不少,成为了很多面试官都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申请季的我也同样面临了两大挑战:第一是文书,第二是手边的信息。我一直很害怕写文书,因为并不知道它的标准,也不清楚每个学校想要什么。我曾经也十分崩溃,在此我非常感谢培训师老师,他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一段段修改我的文章,直到变成我所希望的样子。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世毕盟的指导团队颠倒时差的帮我看各种项目的文书,高效又十分令我感动。谢谢您们!
对于申请学校以及项目信息的整理,也是我最不愿意的事情之一。我申请了很多项目,每一个项目的独特性需要让每一个申请人都有足够的耐心去深度了解它. 世毕盟的培训师在这方面成为了我最强的助力,他们对于每一个项目的了解,以及手中的资料都超乎了我的想象,为我节省了太多的时间。所有我适合的项目,难度从高到底全部都已经排序好。在这场战争打响的时候,我已经知晓了“敌军”的致命信息。无需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满场跑,就可以用准备好的资料一击必杀。我的培训师和mentor帮我分担了压力,也同时无形中舒缓了我那颗焦躁的心。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成长,和从我在世毕盟的指导团队学到的事情。技能点,学术背景,文书,推荐信,占了申请季重要比重的80%, 而这最后的20% 是在于你是否有爱自己的心,和属于你自己的骄傲, 这将在面试的时候大放光彩。每一个项目都希望录取的人不但优秀,而且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我还记得有很多面试官曾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分钟让你在所有申请官面前展示自己,你会说什么。” 我当时答道:“ 可能有人会说他很聪明,也有人会说他很勤奋,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从不放弃,无论前面要摔倒多少次,我都坚定不移,大步向前。我沉醉于科学和数字的伟大,却也以一个热忱的心去拥抱我所爱的世界。” 我想,这个答案,我永远都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