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 芬兰“风暴”原型机首飞 成为该国唯一设计制造的战斗机
80年前,即1941年12月23日,“风暴(Myrsky)”战斗机原型机首飞成功,这是芬兰唯一设计、制造的战斗机。

与大多数其他战斗机不同的是,“风暴”并没有唯一的首席设计师,它是坦佩雷市的“Valtion Lentokonetendas”国有飞机制造厂四名工程师组成的设计团队。这架飞机从1939年夏开始研制,但整个设计过程进展缓慢。

当时,芬兰并不富裕,因此飞机采用最简单的技术制造,很少使用昂贵、稀缺的硬铝。机身由钢管制造的焊接矩形框架,并有木制结构支撑蒙皮,保持流线型的机身外形。机翼和尾翼是实木制造的,并配备了胶合板舵面。机身覆盖胶合板蒙皮,只有发动机盖是铝制的。

“风暴”机身结构看起来就像苏联雅克-1战斗机,但由于芬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以低价为首要条件,因此影响到了性能和可靠性。不过,“风暴”的发动机非常先进——美国普惠”R-1830双排14缸星型活塞发动机。二战前,芬兰从美国购买了一批这样的发动机,然后又从德国手中接收了几十台,这些都是德军的战利品。

“风暴”在机头位置配备了四挺勃朗宁大口径同步机枪,机翼下可以挂载两枚100千克航空炸弹或相应重量的副油箱。

由于该机采用以木材为主的混合结构,造成机身非常重,造成“风暴”的性能并不出色,特别是最高速度只有530千米/小时。一共制造了四架原型机,其中三架在试飞期间坠毁,两名飞行员丧生。主要原因就是木制部件的颤动和胶合板质量不佳,解决这些问题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直至1942年底才开始批量生产。

芬兰总共订购了50架“风暴”,其中47架在芬兰退出二战之前完成。但是只有30架在1944年夏抵达前线,15架执行了战斗任务。此时,芬兰空军已经接收了150架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芬兰国产的战斗机性能显得非常可怜。
“风暴”战斗机并没有取得任何确认的击落战绩,只有林登中尉击伤了一架雅克-9,维尔库宁上尉击伤了一架拉-5。不过。这两架苏联战斗机都安全返航。不过,“风暴”战斗机同样没有战斗损失,但事故率很高。1947年,“风暴”退役时,47架量产型中有10架因为各种事故坠毁。总之,芬兰国产战斗机的经验很难说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