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多肉为你暖心


春节将至,一家人筹办年物满满暖意。但是院子里依旧是冬日的萧瑟之感。只有多肉状态良好,也正好成了假期最佳的观赏植物。
感觉多肉和武汉人的个性很相似,在明媚的春天里可以绿的清新、粉的淡雅,亭亭玉立;而在漫长酷夏的熔炉里又变得坚强而又隐忍;刚刚从夏天里吐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迎来秋天的温润气候,却又格外短暂,不设防就必须面对寒冬了。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气候,也照样顽强的生长,并且努力长出最美的姿态。你看池莉、方方笔下,那些暴热苦寒中依然乐观开朗的武汉人不正是这样的品性吗?

(秋冬季节健康生长的多肉)
第一次种植多肉是2015年初冬,当时就是打算给冬季花园做补给。有了打算,就要做好准备,虽然都说多肉好养,但被花友养死的多肉话题也是源源不断,所以要做好功课。此后逛花市的时候,我会在多肉的店铺里多做停留,和老板聊多肉,甚至买关于多肉的书回来,多方面了解多肉。在我看来,多肉植物并不难养,尤其在养过多种花卉品种之后,一旦想做了,做好准备就没什么难的。
作为冬季的的花园补给植物,初次种植我特意选择了比较大一点的植株,一是想要立竿见影,二是避免弱小植株在冬季冻伤。我把它们安置在三楼的阳光房里,种下以后,尽管知道冬季里多肉会休眠或者生长缓慢,却依旧期待满满,一日看三回。

(初次种植的多肉)
春天来临,花园里所有的植物开始苏醒。阳光房里,这批多肉与其他植物一样长得很好。春天雨水充沛,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大,几乎不用特别管理,我只在照顾其他植物的时候顺便浇浇水。那一年的整个春季,它们都在我随意的照顾下长得很好,有形有色,每一盆相比它们初来时的模样,真有女大十八变的感觉。


(春天阳台上的多肉状态)

( 多肉组合春天爆盆的状态)

春天里的小浆果)
不知不觉夏季来临。多肉怎么安全度夏?一直是武汉花友很重视的话题。7月,它们依旧貌美,而8月真的是多肉的苦夏。武汉高温高湿,按气候常识,极不适合多肉生长,据说普遍的原理叫做——“8月收尸”。
为了多肉安全度夏,我选择性地把它们分成两批管理:把长势不错、状态好的依旧放在阳光房里,阳光房里的温度比地面高好几度,但优点是免遭淋雨,且通风好。并且我给玻璃屋顶装上了双层遮阳网。另一些长势欠缺、明显休眠的多肉搬到了阴凉的一楼客厅。那个夏天过后,清理这批多肉时发现:阳光房里的多肉们其实还好,的确有伤亡,但空盆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一楼客厅比较阴凉,通风好,且温度适宜,多肉们都很安全只是明显徒长了。这样看来,两个地方都适合多肉度夏,只是需要依据品种分别选择放置地点。我把健康的多肉们更换盆土整理之后,依然放回阳光房中原来的位置,常规管理。至于死掉的多肉,也不要可惜,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积累了经验。做园丁的我们,就要甘于屡败屡战。

(夏天遮阳网下安置的多肉)

(一楼客厅光照不足多肉徒长的火祭)
解决了最大的度夏难题,种植多肉便很轻松了。当年种下的那一批多肉,已经顺利的陪我过了两轮春夏秋冬。期间有死掉的,也有新来的。在它们的陪伴中,也积累了很多新的常识。不做品种控、不做数量控,让它们自由地生长。
偶尔也会用叶片繁殖多肉,基本上也是任其生长。能繁殖成功就送给同事或朋友,分享种植的快乐。

多肉叶片繁殖)
庆幸2018年武汉的秋天格外长,气温很长的时间都在10度-25度之间,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正好合适多肉的生长,而冬天温差的变化正好满足了多肉色泽的变化条件。因此今年的多肉也格外美。

(冬天的火祭)


(几年一直没换过盆的多肉)

( 长大了的晚霞之舞)
2015年种下的多肉,现在全都换了模样。除非从没换过盆,不然很难轻易对号入座了。
天气晴朗的日子,最适合欣赏多肉,拍拍照片,与朋友分享。仔细,姬莲温润如玉,雪莲如蒙上了一层白霜,葡萄多肉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如即将成熟的葡萄果,喜欢的多肉可以拍照制作成台历,放在办公室里欣赏。冬日的夕阳下,阳台上的多肉熠熠生辉让人心生温暖。

(姬莲温润如玉)

(蒙上白霜的雪莲)

(可爱的葡萄多肉)

(用喜欢的多肉照片制作台历)

(夕阳中多肉熠熠生辉)
这个春节假期,天气预报一直下雨。暖心的不仅是妈妈的美食、家人的关爱,还有这些可爱的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