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知道除了安225和T80战火中的乌克兰还有3万块顶级平板耳机吗?

2022-03-03 14:54 作者:曾经是九段  | 我要投稿



了解九段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对头戴式耳机有多么的痴迷,从二十年前入迷开始我就不断入手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中间断断续续、出出入入,截止到去年底我细算了下自己手中保有的头戴式耳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支。这么多的耳机,如何妥当收纳成了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先是把不常用的耳机收回包装置入床底,后来再统一搬到地下储藏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摆放压力,最近这些年来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收藏欲,只有定位旗舰且足够经典的产品才会选择剁手,压力终于小了下来。然而,这一原则在最近两年却有个例外,我收藏了一家品牌从入门到旗舰的所有型号耳机,甚至连耳塞我都入手了,她就是:Meze Audio。


看过去年九段撰写的那篇Meze Audio Empyrean文章的小伙伴会了解为什么我会独爱这家“新兴”罗马尼亚品牌?音乐品味与精湛技艺的出众结合,散发强烈艺术质感的声音回馈。有别于传统欧洲耳机,Meze Audio的声音更加趋于感性,对于音乐性的追求让其更贴近音乐本身。丰裕的声音质感、细节与整体的精湛把控又让其与日系耳机的小家碧玉拉开了风格差距。虽然从进阶价位的耳机到顶级的Empyrean与Elite的声音风格并非完全趋于一致,但对于音乐本身的表达与关注是相同的,Meze Audio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所有耳机品牌里最注重音色而“轻于”保真的一家。


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前两年上市的Empyrean与最新在售的Elite两副旗舰平板振膜耳机应该是最受追捧的。平日在各种平台上我经常收到小伙伴们对这两副耳机的咨询,尤其是后者。当售价来到了3万+,在外形与结构与上代旗舰Empyrean相仿的情况下,她的声音到底表现如何?与Emp的区别又在哪里?是否值得选购?今天,九段就用这篇文章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我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


源于战火中的乌克兰精华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Meze Auido这家品牌以及相关技术可以移步下面九段的这篇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426230。你只需要知道它们都是Meze家的顶级平板振膜耳机,全部都采用了乌克兰国宝音频团队Rinaro设计的平板振膜就可以了。战火中的乌克兰并非只有重工业与军工,在基础工业、材料加工以及专业声学等方面也自苏俄继承了大量优秀技术。而Rinaro作为乌克兰国宝级声学团队,成立三十年来一致都在前苏联与乌克兰国家资本支持下运作,在声学研究尤其是专业平板振膜相关研发领域持续深耕。


这次Meze的新旗舰Elite采用的MZ3SE单元就是从Emp的Rinaro Lsodynamic Hybird Arry Driver MZ3升级而来的,这枚单元值得大家重点关注,也是Meze家顶级耳机的最重要卖点。升级后的MZ3SE平板振膜单元只有75g的极低重量,由Rinaro以Emp的振膜为基础专门为新旗舰设计的,它混合了Switchback弯曲式与Spiral同心圆两种音圈排列。与传统整体形式的平板振膜负责全频段声音回放不同,混合结构的弯曲式阵列拥有极佳的低频回放能力,而同心圆阵列则拥有更好的中高频相应。在改进的高磁力系统驱动下,极低重量且更易于驱动的振膜造就了Meze家平板振膜耳机独有的易驱动特性,这与大家传统平板振膜耳机都难以驱动的印象完全不同。


关于振膜及声学结构的介绍,在上面给出的文章中都有详细分析,在本文中九段就不再赘述了,这里重点聊一聊Elite与Emp除发声单元外的不同之处。首先,这次的新旗舰依然保持了由罗马尼亚Meze工厂全手工制作,整体升级延续了Emp的风格,在配色方面回归了传统金属原色加精细打磨的工艺。需要特别注明的一点,Elite的机械结构相较于传统耳机要更加简洁且易于拆卸打理。这样设计的缘由根据官方的介绍是为了提高耳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的考量。我大体检视了一下Elite这副耳机,几乎所有部件都是可以轻松通过工具拆装的,虽然整机几乎都是由高级铝合金与碳纤维材质等高可靠性组成。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如果因为日常碰撞等意外出现损坏,Elite的维修会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同时,如果你想给自己的耳机做个Mod升级,Elite无疑是非常好的升级对象。


佩戴方面没有什么好讲的,Elite与Emp看起来在头梁与耳罩造型方面几乎保持一致。完全贴合头部造型的皮质头梁具有人体工学自适应能力,类似铁三角的无极调节几乎可以完美贴合所有头型用户,压力极小。耳罩虽然造型不变,但材质与厚度做出了升级。Elite这次在包装内附送了两幅不同材质的耳罩,一副采用Alcantara材料的耳罩,一副采用Alcantara+真皮外围的混合材质耳罩。与竞品的普通绒布耳罩及蛋白皮耳罩相比,这次的Meze新旗舰真的厚道不要太多。当然,新耳罩除了佩戴舒适的提升外,不同材质在实际声学表现方面也是有别的,尤其是混合材质耳罩的声音非常特别,下文我会重点介绍。


旗舰终到

我曾在Emp之文中谈到Empyrean这副Meze旗舰平板振膜耳机优美出众但离封神还有距离。而这次的Elite无疑是Meze在首次推出定位如此顶级的平板振膜耳机后的升级之作。它继承了优秀混合振膜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硬素质表现,但在声音的表达方式、音乐性的回馈以及音色等具体听感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调整。Elite不再是Emp相对更加厚重,甚至有些“夕阳下”的感受,整体声音更加活生灵动,尤其是在中高频部分的质感与细腻度方面的提升是空前的。对于弦乐与人声的打磨几乎是目前耳机范畴的巅峰,几近完美让人惊叹。


同样,Elite的驱动要求也是较低的,或者严谨一点说是在旗舰平板振膜耳机中最低的。低到你甚至可以用随便一只手机小尾巴来驱动她都不会出现恶声,声压和基本的动态都可以获得。你要知道很多传统旗舰平板振膜耳机插上小尾巴都达不到正常声压,根本没办法听,先进的混合振膜功不可没呀。海贝R8、Astell&Kern SP2000与FiiO M15下的Elite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搭配,你已经可以在这类播放器下获得以往只有在台式系统下才能获得的优秀平板耳机听感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驱动特性让Elite可以在随身系统下发出好声,但并不能代表随身系统下Elite的声音就是她的全部实力。负责任的讲,随身系统下的Elite至多只发挥出了自身50%的实力,而这一点其实才是Emp与Elite最大的差距。


极低的驱动难度是Elite的振膜特性所给予的,但并不代表Meze的设计取向。很显然,Meze的设计师并没有把Elite设计成便携属性的旗舰耳机,而是一副毫无妥协的顶级台式系统才配得上的旗舰。在我的Vermmer Audio Three+响磬HA1的搭配下,搭载混合材质耳罩的Elite展现出了极为动人的音乐性。不用再询问她的硬素质表现,因为当耳机到了这个级别,在素质表象上已经几乎不可能找到任何槽点了。在台式系统下,Elite拥有极为致密的声音密度并贯穿全频段,这是一般动圈耳机无法展现的。同时,这种致密是非常细腻的呈现,尤其是在中高频与甚高频部分,听者可以感知到明显比传统平板耳机更加丰富且舒适的细节,这种听感明确且扎实。同时,中低频部分的细节Elite也要好过Emp一筹,但是这种听感在很多听音经验不够丰富的用户耳中会被理解为量感与厚度的降低,因为细节的迸发会让整个低频的侵略性降低,但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Elite的低频质量无疑是更好的,下潜与量感并没有丝毫减弱,变化的只是呈现方式的区别。


Elite的声音是明显没有Emp“厚暖”的,它可以更加广泛的适用于不同的音乐类型。在需要氛围的爵士现场它马上可以“暗”下来,“温暖”起来。在需要绝对干净声底的钢琴独奏或是小编制弦乐回放时它又能展现出极为纯净的背景深度。在女声的回放上Elite可以交出几乎完美的答卷,尤其是声线和嗓音质感的重塑能力感染力惊人。在需要厚度支撑的男声尤其是男高音的回放中,Elite保留了与Emp相近的体验,但是颗粒感没有Emp那么突出,但是整体清晰度要超过Emp一筹。不管是在声底厚度较低的前端驱动下,还是被相对暖厚的系统加持,Elite的声音风格都有较好的保持,所以我认为这副耳机的声音风格如此设定无疑是经过了Meze设计师反复权衡考量的结果,它的完整度要远远的好过Emp。


我心中的“妹子”,写在最后

如果说Empyrean是Meze Audio第一次秀肌肉的话,Elite无疑就是品牌用来在顶级耳机市场“切蛋糕”的拳头作品了。从产品竞争力上分析,Elite要比Emp强出不止一个级别,这是整体设计的完整度、声音成熟度等各个维度所决定的,虽然单纯分析硬素质两副耳机其实差距是很小的。我个人给出的购买建议也是这样,如果你现在正在考虑购入一副顶级耳机,那Elite无疑是最值得选购的,尤其是在平板振膜耳机范畴。但是,如果你手里已经拥有了Empyrean,那升级Elite的意义是打折的,在硬素质方面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升级成本过大,九段更建议再等等下一代的Meze旗舰了。总之,今时今日最强“妹子”的头衔非Elite莫属!



你知道除了安225和T80战火中的乌克兰还有3万块顶级平板耳机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