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黑色幽默——鼠式超重型坦克
八号坦克鼠式(德语: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英语:Panzer VIII Maus)

研制定型
八号坦克的开发史可追溯至德国陆军在战前对俄国T-35坦克A、B和C型的调查报告(兄弟们,又是它,又是它,怎么提一个德国的重型坦克都少不了它?)有传闻说老大哥正在发展一种重达100吨的坦克,这种看似“威力无比”的“陆地战列舰”深深地吸引住了洗头佬。那咱们著名的坦克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教授在会见洗头佬的时候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希特勒当即任命保时捷(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一种类似苏联的100吨坦克那样的坦克,另外克虏伯公司早在1941年就接到了陆军武器局的命令,发展一种类似苏联的100吨坦克那样的战车。于是克虏伯公司的设计师们做了大量的110、130、150及170吨级坦克的发展研究,但是始终没有一种走出图纸阶段而变为实车。因为它们的笨重的体形,所以这些超重型坦克的第一个代号就称为“猛犸”,后来为了迷惑敌人的情报,又改称为鼠式。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205型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也就是咱们的小型鼠了
关于“小型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2年波舍尔公司的一份文件,代号PZ.Kpfe.Mäuschen,整车吨位约为150吨

图纸

炮塔对比图
坦克主炮呢计划采用150mm KwK L/31坦克炮,副炮则采用75mm KwK L/24坦克炮。
该车的炮塔被交给克虏伯公司设计,炮塔侧面分别有两个观察窗(注意,实际生产出来的炮塔木质模型有2个观察窗,而设计图有3个。),炮塔顶部设计有车长指挥塔(鼠式坦克上没有这个设计)。
动力方面采用了两台发动机,两台电动机和两台发电机,按照发电机在前,发动机居中,而发电机在后的顺序排列,即“先进”的电传动方案。
有趣的是,小型鼠采用了4条“斐迪南/象”式坦克歼击车的履带,而德军履带的通用性极差,基本有多少种车就有多少种履带,所以这是很稀奇的,咱也不能说完全一样,毕竟小型鼠是扭杆悬挂,其行走机构自然比较特别,履带自然也会因行走机构而稍作调整
可惜的是此车比老鼠还逊,该车除了设计图纸外,仅仅生产出炮塔木质模型,没有原型车被生产出来。

炮塔模型
但是!这辆坦克也是鼠式坦克研发阶段中的一款过渡型车辆。为后文做了铺垫(doge)
继续说回鼠式,1942年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武器局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1942年5月时在洗头佬的亲自要求下,费迪南德·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咱们的洗头佬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80吨,具有高防护性,以及搭配高性能的55或者71倍径的128毫米坦克炮或者是150毫米火炮。鼠式坦克正式定型了。
实验发展
1943年12月23日第一辆无武装的鼠式坦克在Alkett公司的试验跑道上进行了行驶试验,获得成功,不过当时炮塔没有浇铸,用的是55吨的混凝土炮塔作为替代品。1944年1月10日,该样车被运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了更广泛的试验,除了悬挂装置强度不够和出现一些其他的小故障外,都还令人满意(令人吃惊)。但是它的最大速度只有40km/h,持续速度只有30km/h。随后洗头佬命令在1944年6月之前制造出有炮塔的装有武器的完整鼠式坦克。

这就是第一辆
1944年3月20日第二辆鼠式坦克的车体被运到了博普林根,不过其他的部件直到6月9日才全部运到,并开始新的试验。1944年10月,鼠式1坦克和鼠式2坦克都被运到柏林郊区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作进一步的试验,试验开始不久,鼠式2号原型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后面大家就知道了,摆到库宾卡博物馆里去了

第二辆
性能数据
车组:6人
车宽:3.67米
高度:3.70米
车长:10.09米
一般战斗重量:188吨
装甲:鼠式战车各部位装甲厚度(公厘/装甲角度):
炮塔顶部:60/0°
炮盾:280/圆弧型
炮塔正面:220/圆弧型(与炮盾叠加后为480mm)
炮塔两侧:210/60°
炮塔後方:210/75°
车体正上斜板:220/35°
车体正下斜板:220/55°
车体正下方:120/0°
车体两侧:185/90°(除本身的185mm外,还附带105mm裙甲)
车体後部:160/55° [2]
次要武器:KwK44 75毫米L36.5副炮、7.92毫米MG-34机枪
主要武器:128毫米 KwK44 L/55主炮
动力:MB-509汽油机3750马力(V1)MB-517柴油机4800马力(V2)
最大公路速度:25公里/小时
最大越野速度:20公里/小时
最大公路行程:1860公里 [4]
最大越野行程:950公里
功率/重量:9.30马力/吨
内部构造(多图警告)













以上都是俄罗斯库宾卡博物馆鼠式坦克的内部构造,本人对内构不太了解,就认识一个炮闩,有没有大佬解读一下图?

从外面看是这样滴,这张图大家肯定都见过吧?

双视图
设计特点
V1号鼠式坦克的履带由汽油-电动原理驱动,保时捷教授在早期项目中(VK3001、VK4501、VK4502)已经使用过这种他首创的驱动方式(好“棒棒”)一台1080马力的戴勒姆-奔驰汽油发动机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发动机产生的电力再用于驱动两个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行动齿轮使车辆动起来。尽管推重比低的吓人,但是V1却达到25公里的时速。而V2号「鼠」式是采用了柴油以及电动的驱动方式。1台1200马力的迈巴赫MB 517型柴油发动机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但由于自重太高所以最高速度只有13公里的时速,只有V1的二分之一。
鼠式超重型坦克的履带宽达1100毫米。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动力系统
结局现状
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鼠式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25千米的库梅尔斯朵夫(Kummersdorf)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Böblingen)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但由于盟军空中轰炸减缓了所有的生产与测验,同时也包括八号坦克原型车的测验。
1945年初,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1945年春,苏联军队攻占了鼠式坦克位于柏林的测验场,但两辆鼠式坦克均遭到了德国人不同程度的自毁。之后苏军将两辆鼠式坦克残余运回苏联,1946年抵达库宾卡,在此用作开发研究。1978年移至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展览,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展出的鼠式坦克是苏军将两辆八号坦克的组装复原品(就是上面展示的)
附:此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百度搜索
特别感谢@一只小黑狼呀 的灵感与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