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马·地理

2022-10-27 15:14 作者:张濮弼  | 我要投稿

这是我的笔记,未来可能会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加,增加笔记的内容。将一堆分散的笔记与书中的文字整理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书,对同一个词的译法不同,它们侧重点不同(一本书对一个点,会写一段,而另一本书,可能就是一句,或者干脆没写) ,有的甚至观点也有冲突,整理它们所用的时间是我将书籍所翻阅一遍的两倍以上。 参考书籍的名单在笔记的最后。 张濮弼 2022年10月13日 意大利地区地理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部,为一向南延伸的靴形半岛,在其长约1000公里的狭窄土地上,其中腰宽约150公里。而直接与其连续的西西里,离非洲沿岸约150公里。其北,有阿尔伯大山(阿尔卑斯山),从北看,如马蹄铁般与半岛衔接,虽然它对外敌来说,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屏障(诸位,请看其东部的尤里乌斯阿尔卑斯山),但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意大利地区与其北方地区隔绝。 山脉 亚平宁山脉自北而南纵贯其境,将半岛切开,在北部,这个山脉是难以通行的,但越向南山脉越低,在半岛南部分散成一些缓斜的山坡。它们从古拉丁姆向东覆盖了广阔的山地地区。在古代,这里有山地民族,不停地入侵生活在拉丁姆和坎帕尼亚地区文明程度更高的低地人的领土。山地人与低地人之间敌对情绪严重。 岛系 意大利周围,东濒亚得里亚海(上海),南临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尼安海(下海)。但这些海上,岛屿很少 ,东部沿岸的海上几乎没有岛屿,南部虽然有一个西西里岛,但它是意大利的一部分,只能形式上算作一个岛。而西部有萨地尼亚和科西嘉岛,但它们离意大利海岸太远了。在沿岸只有伊尔瓦(今之厄尔巴)、卡普列(卡普里)等几个小岛。意大利东海岸地势险峻,不利航海,在亚德里亚海沿岸几乎没有便利的港口,海岸的浅滩礁湖也对航海不利,意大利因此而朝向西方,而希腊面向东方,这导致罗马和希腊的城市在许多世纪里几乎没有贸易往来。南部沿岸比较好一些,只有西部沿岸中段坎佩尼亚才有良好的港湾,其中,那不勒斯港最负盛名。 意大利不像希腊那样有群岛环绕(这些岛可以让希腊与小亚细亚密切联系),它是孤立的,因此它缺少像希腊那样发展商业和航海业的重要前提。 水系 波河(拉丁语:Padus) ,与其支流灌溉山南高卢,它流经位于阿尔卑斯山和亚平宁山之间的北部大平原,其支河最著名者有三:卢比工、墨叨鲁、奥菲度(奥菲都斯河Aufidus) 。一些小河从亚平宁山东部斜坡倾泻而下,不仅流程短,水量也很少。 在亚平宁大山之西,有河曰底伯(台伯河Tiber),罗马就发源于这条河的两岸。台伯河是伊特鲁里亚、翁布里亚与拉丁姆三地的界限。 在台伯河北边的是 阿尼阿(阿尔诺、阿诺河Arnus)它哺育了古伊特鲁里亚的部分地区,在伊特鲁里亚北部。 在其南者曰里列(利里河、利里斯河),它是拉丁姆地球与坎帕尼亚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拉丁语作Liris,为意大利中部河流,。源出辛布鲁依尼山(Monti Simbruini),流向南转东南,经过漫长而风景优美的狭窄谷地,在圣乔治附近与拉皮多(Rapido)河汇成加里利亚诺(Garigliano)河;后转向西南,在明图尔诺(Minturno)附近注入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 古时候的水量比今时要丰富的多,一些河流流域地区依然有古代灌溉设施的遗迹。 资源 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为富饶的冲积平原,是最古老的种植区之一;亚平宁山区森林茂密,出产木材,丘陵和河谷地带覆盖着灌木丛和草坡; 东部狭长地带南接阿普利亚高地,适宜畜牧;西部山势渐趋平坦,形成伊达拉里亚、拉丁姆和坎佩尼亚平原,那里的火山土壤,对农耕有利,可种植大麦、二粒小麦、小麦和豆类,栽培橄榄和葡萄;南部沿海地区也适合农牧业,与半岛南端隔水相望的西西里岛,尤以盛产谷物著称,西西里岛也有火山土壤。意大利沿海有盐场和渔场。 关于意大利的矿藏: 《古代罗马史》第31面称:“意大利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埃特鲁里亚的铜、铅、锡和锌,伊尔瓦岛上的铁是埃特鲁里亚文化高度发展的最重要前提之一。” 《世界史:古代史编》第十章第一节称:“意大利矿藏资源并不丰富,仅伊达拉里亚有铜、铅、锡矿,伊尔巴岛有铁矿。” 气候 意大利气候属地中海类型,冬季温暖湿润,夏季较为干热,但各地区也有差别。不过,意大利的气候,古时与今时不同,古时较湿润凉爽,这主要是由于亚平宁半岛上有覆盖着亚平宁半岛的大量森林的缘故,森林阻碍了雪的融解,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可以保存得比较长久一些。而这些森林,现在到现在,早已被砍伐了。 这使得古代意大利的气候和中欧的气候更要接近;而在今天,意大利气候的亚热带因素却要表现得强一些。 地区 意大利半岛通常被认为由三个地区组成:北意大利、中意大利和南意大利 古时意大利原指卢比工河以南之半岛而言,波力皮阿始用之及于阿尔伯大山,奥古斯都后,正式沿用。故意大利全境,分北、中、南三部。 北意大利处于阿尔卑斯山与亚平宁山之间巨大的波河(Padus )盆地上。北意大利就是今天的伦巴第。 北意大利分三区: 古立亚(利古里亚Liguria )、多加他(山南高卢Gallia Cisalpina )、威尼西亚(Venetia),皆在波河流域。 利古里亚包括北意大利的西南部, 威尼西亚包括北意大利的东北部。 山南高卢则处在这两个辖区之间,占据着波河河谷最好的地带,它的名字“山南高卢”,意为“阿尔卑斯山这一边(意大利)的高卢”,它又分成帕都斯河(今天的波河)彼岸的高卢(Gallia Transpadana )和帕都斯河此岸的高卢((Gallia Cispadana ),他们来自公元前6世纪找到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路,进而定居于这片富饶土地上的高卢部落。 中部分七区: 在西者三区,曰: 爱脱鲁利亚(伊特鲁里亚、埃特鲁利亚、伊达拉里亚 Etruria,这个地区的范围,大约就是今天的斯托卡纳)、 拉丁(拉丁姆Latium,拉丁姆平原多小丘 )、 甘拜尼亚(坎帕尼亚Campania), 面朝西方,或者说面朝 多斯加纳海 (第勒尼安海) 东者二区,曰: 恩勃里亚(翁布里亚Umbria ) 匹赛农(皮塞努姆Picenum ), 俯瞰东方,或者说俯瞰亚得里亚海; 亚平宁山间有二区,曰: 萨姆宁(撒姆尼、萨米尼乌姆Samnium )、 萨皮那(萨宾Sabines)。 占据亚平宁的崎岖山区,森林众多。 南部四区,曰: 亚浦利亚(阿普利亚Apulia) 路加尼亚(卢卡尼亚Lucania ) 喀拉勃里亚(卡拉布里亚Calabria ) 勃罗丁(布鲁提姆Bruttium) 南部临海之地早为希腊人所居,希腊称霸时期,在这些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希腊人城市,故称大希腊(Magna Graecia )或希腊殖民地。 如果说亚平宁半岛像只靴子,卡拉布里亚就是“脚后跟”(注:中世纪时,这个名字被转变成半岛的脚趾,它形成了今天的卡拉布里亚。),布鲁提姆是“脚趾”。 南方有西西里岛,可能被视为意大利的一个分离片段,它的历史因此与亚平宁半岛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结论: 意大利地区,相比希腊,农业是其强项,其资源,也使得其不像希腊那样需要与外部进行紧密联系,它的经济是更倾向自然与闭塞的。其地理环境也造成其与外界交流的困难,使得其在文化上落后于希腊地区。 《古代罗马史》第32面:“凡此种种条件长期地把古代意大利阻留在自然的、闭塞的经济和原始文化的水平。但是同样这些条件,从一定的时期起,却又开始在意大利的历史发展上起了积极的作用。意大利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和它的农业性质产生了一个最重要的后果:它们促使在亚平宁半岛上长期地保存着小规模的、自由的土地占有制,促使意大利长期是一个农民的国土。而当罗马统一意大利后并且推行“大”政策的时候,正是意大利农民成了用来征服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工具。在对比它更加古老和比它更加发达的地中海诸国迦太基、希腊、马其顿、叙利亚、埃及——进行的斗争中,意大利的落后性在原始技术的条件下却变成了它的最伟大的力量。” 参考资料 《古代罗马史》[俄]科瓦略夫 著 王以铸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4 《世界史:古代史编 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05-01 《罗马简史》张乃燕/台海出版社 / 2018-10 《罗马史》[美] 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天地出版社 / 2019-1

罗马·地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