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带走》观影感受:不能算漫改电影的好电影

昨天我和基友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以下简称:快哥),是基友请我看的,他说他看过原作动画,非常好看,所以十分期待这部电影,于是当天晚上我和他兴致冲冲进了电影院看完了这部电影。然后......
然后我迫不及待补完了它的原版动画与漫画(还在更新中),看完以后我思考了很久才开始动笔决定负责任地好好评一评这部电影在我看完之后,我的感受。
我给出的结论是: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不是一部纯正血统的《快哥》漫改电影。
首先我要称赞一下这部电影,男女主演技在线,剧情有伏笔有隐喻,整个观影体验十分顺畅没有任何略显突兀的地方。作为8月份的国产电影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走出电影院后我的大脑一直弥漫着一个问题:这真的是《快把我哥带走》吗?
废话当然是啊!原作者都为电影大肆宣传呢!可是当年看《快哥》时那种从头到尾笑到岔气的轻松感在电影里却以如此催泪的方式展现,《快哥》不是喜剧吗?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觉得我太狭隘了,首先我知道喜剧不代表让你从头笑到尾,今年的黑马作品《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还是喜剧呢,可是当你看完你确定你是全程大笑着看完这部作品的吗?喜剧仅仅是它讲述故事时的大体基调,当作者真正想说的话要呈献给观众的时候,他不希望我们看完傻笑就完事,该严肃的地方就要严肃,该难受的地方你不难受就不和逻辑,这个主题就深化不起来,只有在关键点观众跟着角色一起感同身受当等到大圆满结局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才会如此真实,影片真正想告诉你的话你才能好好记住。电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它更是艺术表现方式的一种,那些让人看完揪心的喜剧你可以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喜剧,但是那些让人从头笑到尾最后什么也记不住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作品。
《快把我哥带走》漫画的主旨就是搞笑,因为作者幽灵其实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出自漫画番外篇:姐妹花登场),他们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加上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出了《快哥》,可是经过我查资料发现,姐妹二人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正是她们最艰难的日子:父亲罹患癌症卧床不起,面对这一天大的灾难,姐妹俩惊慌失措心情沉重,直到有一天父亲故意逗女儿们笑,并且向女儿们表示自己要努力活久一点。生病的是父亲,而父亲却在想怎么逗女儿们笑,那一刻姐妹俩发现能让人笑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满载姐妹俩对抗命运的决心的笑能量的《快把我哥带走》正式连载了。

所以,虽然是全程爆笑的搞笑漫画,但细分析故事的大背景其实是比较沉重的,父母离异,时分时秒兄妹俩独自生活,时分时秒父母离异对应的可能就是作者姐妹正在经历父亲患癌症住院的处境。这种沉重在漫画回忆篇里体现得最明显,详细描述了面对父母离婚的残酷现实时,兄妹俩的痛苦抉择,而最后作者在描绘这段历史的时候依旧用了搞笑的叙事手法,虽然同样心疼,但是讨巧的搞笑桥段弱化了悲伤,像极了作者当时从郁郁寡欢到重新振作笑对人生的戏剧转变。

那一话之后当观众们了解到真相再回望自己过去看过的前几十话搞笑温馨的日常顿时心里不禁会泛起一小层涟漪小小地揪了一下心。或许每一个笑得天真灿烂的人都曾深埋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希望每一个笑得天真灿烂的人都不曾深埋一个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上一秒还在嬉笑怒骂,一经提及就马上变脆弱不堪。
《快哥》漫画和动画对伤心往事情节同样用喜剧的效果处理,让我们观众能做出一边心疼一边笑死的诡异表情,这也是作者姐妹俩在创作《快哥》时的真实写照: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去做些让自己笑的事情吧,比如看看漫画!这也是《快哥》作者幽灵潜意识想表达给观众或者说给自己听的东西。

接下来说回电影,它的叙事风格就很直率了。前期哥哥各种整蛊妹妹让你笑死,埋足伏笔,然后剧情通过妹妹对哥哥彻底失望许愿哥哥不存在开始转折,在新的没有哥哥的世界里,妹妹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慢慢明白了哥哥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对妹妹从未减弱的关心与爱。误会不攻自破并在结尾的火车站台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随后电影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限想象空间。原著漫画里大篇幅是在描述兄妹俩与朋友们之间的搞笑日常,父母离异这条线仅仅在几话中有体现。电影版里将漫画里仅仅几话的回忆篇内容经过改编做成主线。而且感情基调很明显,就是要做出感人至深的效果,没有漫画版里那种刚想哭然后一个段子让你憋回去那样“恶意”,这次导演就像是明摆着告诉你,来吧!大声哭出来吧!感情升华到制高点,情绪也得到完美的释放,不少人看到最后都泪流满面,包括跟我同行的基友朱老师。不得不夸赞男女主的演技真的好,真实不做作,有那么一瞬间我也想有一个妹妹啊!上一次让我萌生这种想法还是看《缘之空》的时候......

这样电影版《快哥》严格上更偏校园青春和情感催泪向,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忽略家人对自己的深藏的爱。并没有把主题深化到“笑对人生”的角度。所以当我走出电影的时候虽然感动一塌糊涂但是冷静后又一头雾水,相信很多人也会有跟我一样有下面这个想法吧:
我还以为可以抱着看《快哥》漫画那样轻松的心情看完这部电影呢。

我走进电影院就是冲着能看一眼真人版的贱哥萌(猛)妹爆笑又暖心的日常,开头看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到了电影中后期我发现味道不对了,最后果然是以感人至深的结局收尾。这样的安排也不是不好,毕竟电影在搞笑与催泪的平衡点把控得很到位,过渡自然即使我潜意识感到“被骗”也丝毫没有生气,不像隔壁公墓电影,你说给观众惊喜可以,但是这个剧情是不是太有点霸王硬上弓的感觉?这都哪跟哪啊?而且前期铺垫几乎没有,突然说给观众惊喜我猜他们只是给“玩砸了”找一个好听的借口而已,观众进电影是更喜欢看主角团的日常还是你说的惊喜你们心里没有13数吗?......
出于整部电影整体的优秀,我在即使想冲动吐槽一番的地方也及时刹车。但是真心话我还是想说,预告里一派欢乐气息,周末结束了繁忙的工作本来想着看一些轻松的东西放松一下心情,结果出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我记得我是来放松来的啊?
是,我们可以在流泪后珍惜身边一些的事物,改变自己的一些偏见。但是社会压力这么大,能不哭咱可以用不哭的方式解决不?我喜欢《快哥》漫画最大的一点就是漫画里时分时秒同样就是电影里大肆悲情渲染的离异家庭(等等好像就是同一个角色......)可是他们经历这些的时候,你不会看到在那种沉闷的情绪中沉浸太久,这一篇泛点泪花,到下一篇又跟着忍俊不禁的故事笑出声来。无论何时哪怕在艰难困苦的关键时刻都可以笑着面对下去,因为这,才是生活的常态啊!
让观众忘记身后的苦恼,开怀大笑是幽灵画《快哥》的初衷,如果这一初衷可以在电影版里得到传承我想我也不会心情复杂打开电脑用拙劣的文字写下一大片不知所云的文字了。对于没看过漫画的小伙伴我强烈推荐你去看,国产电影近几年难得的佳作!而如果是原著漫画动画的粉丝你在观影前要做好准备,因为电影讲述的是漫画外很少提到的兄妹俩内心最柔软的位置,最让我们心疼的那段故事......

假设电影与漫画是同一个宇宙的事件,那么故事时间线以漫画的时间线为基准应该是发生在漫画之前,也就是兄妹俩的亲生父母还没有离婚的时间。电影里时秒的表现与漫画里并不相同,电影中的时秒被捉弄后不仅不会打哥哥,严重了还会对着哥哥哭鼻子,这和我在漫画里看到的暴力妹妹大相径庭。起初我还在吐槽哎这人设不对啊!时分这么过分了时秒这么还不揍他啊?其实在漫画里时秒小时候是一个十足的可爱**,十分依赖哥哥更别提暴打哥哥了,而电影版里的时秒有着幼年时秒摆在脸上的依赖哥哥的影子(漫画里别看时秒揍哥哥很凶,其实外强内弱的她最依赖的还是哥哥),又有漫画时秒中被捉弄后无可隐藏的怒气。现在结合两部作品的时间线可以推断时秒是在父母离婚后改变的性格,而电影版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间。
可是这样的推断其实并不是天衣无缝的,电影里有一段时分威胁时秒把她喜欢开心哥的事情告诉爸妈的桥段,可是漫画里时秒喜欢开心是在父母离异后学校食堂里的一次邂逅发生的,所以如果较真起来的话也可以说电影版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兄妹的故事,以上只是我不负责任的推测。
即使是用了同一个世界观,同一个主角。同样的故事,用与漫画原作不同的方式叙述的话,严格意义上就不能算漫改,许多原作党是以看原作漫画的心态去的,结果虽然很好看但是原作党可能心里总是会在屏幕全黑后感觉有哪里不对劲。我觉得,如果电影的结尾是以兄妹俩排除万难后又开始嬉笑怒骂的生活承接漫画的搞笑气氛那我可能还会比现在更能接受一点。原作党的话可以不用当做漫改电影去看,或者说当作一个新故事来看吧!

其实,电影描述的也是漫画背后真实而无力的真相吧!毕竟二次元和三次元是有差别的,回归现实,就要面对现实,在人生中为了给身边的人幸福往往付出的代价比收获的喜悦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