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素描中对于底色的一些制作手段

2023-03-20 09:45 作者:蓝胖子素描  | 我要投稿

————————制作的技巧

我们每一张画在进行到铺完大量的颜色调子之后,这个时候画面中是只有暗部以及投影部位有大量的颜色的,顺序是要“从黑到白”去画,但当画到这个时候并不是直接开始往亮面(受光部)画过渡颜色,而是先要对已经画完的调子进行一次处理再继续画。

在素描绘画中,“制作”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用铅笔去画、铺调子等等其实也是一种制作手段,还有其他的包括使用钢笔、铅粉、橡皮、手、海绵等等,(像前面说的铺调子,其实就是指以调子的形式快速地进行一定范围的颜色铺垫,这个范围通常是颜色相近的,所以可以大范围地“铺”)制作的方式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并且有些方式方法和工具结合用到一幅画内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很好,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再加上素描教学的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所以会越来越有“套路”的感觉。此处主要要说的制作手法就是对已经铺完的调子来进行的,也就是:“擦”。


图片


其实制作的这个“擦”,有可能是根据老师自身的感受,使用了更多的动词去形容你此时画面所需要的不同力度,在很多老师口中就已经演变成很多的叫法,可能有一些确实会更贴切一些,如果你的老师有不同的叫法,最好是向老师请教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再继续画,不然可能理解上会有偏差。比如:

擦:更多的是用来形容制作整块的大面积的颜色,需要使用的力度稍大,擦出来的面需要更平整,整体等等。

揉:一般是指局部的调整,小范围处理结构或者变线等等。

抹:多数是后期如果某处深入的调子画得明显了,让它们减弱的方法,一般都是很轻柔地抹。


图片



根据这种方式演变的可能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擦”、“揉”等方法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铺完调子的画纸表面还是会有很多缝隙的,“擦”、“揉”可以让纸面上的铅粉几乎填满缝隙,并且形成的颜色更加柔和,方便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制作(比如使用橡皮在底色上通过提亮来画某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收拾一下其中某些地方有可能出现的乱线;相比于只使用调子来慢慢拼凑,可以更快地建立画面中的关系;“擦”、“揉”出来的面会与调子形成的面有着明显的空间层次的对比;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质感等等。

为什么我们要制作底色呢?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好不容易铺完那么多调子,调子还需要排列整齐,还需要控制方向,又要有强弱变化。既然之后都要擦,前面下那么多工夫不就没意义了?首先,前面所画的并不是完全无意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直接用铅粉或者带颜色的工具直接将底色给铺垫到画面上,确实会更快,但是初学期间的练习,调子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还没有会走路就不要去跑,不然很容易摔倒的,所以这也是基础训练的目的之一。其次是,“擦”、“揉”等方式也并不是完全不控制地进行的,例如哪里需要擦轻一点,保留一些调子,或者哪里要按照调子的方向去擦,都是在有调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如果不从基础部分练习,直接对面进行操作恐怕会无从下手。最后,就算是擦完,我们制作的也是底色,底色是作为底层颜色的,大部分底色做完,还是要在底色之上再进行加工的。

在我们初期学习阶段,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技巧与工具,用好我们最常见的一些工具并熟练掌握特性就可以了。初期的常用工具:纸笔、手指、纸巾、美妆蛋等。

根据使用的工具的特性不同,使用时的方式、力度、工具的位置也会不同。

这里不具体说方法了,总结出一些特性,方便大家可以根据特性去小小探索一下具体的使用方法。

中锋(有硬度的工具)适合擦“形”;侧锋(偏向柔软的工具)适合擦“面”;空间上靠前的部位需要擦出一定的“形”,使其清楚;空间上靠后的部位需要弱化对比,使其模糊;有些工具擦上去会让底色变淡,有些工具擦上去会让底色加深。

Tips:要注意的是,“擦”、“揉”等方法是为了让画面效果更好的方法,而并不是偷懒的捷径,如果调子画不好,或者“擦”、“揉”不认真,反而不如不制作,打好基础再往下进行。


微信搜索公众号:蓝胖子素描基础。



素描中对于底色的一些制作手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