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国交2023届毕业生伍浩帆:折戟剑桥大学,却饱览美景于他方!

2023-07-18 09:00 作者:bili_36486638228  | 我要投稿

在本次对话中,伍浩帆同学与他的CS老师Shawn Wu详细地探讨了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他还慷慨地分享了自己在剑桥面试中的受挫经历,以及他在申美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相信他的经验将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同时也会激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01、来国交之前的童年

● 你好Michael,我听说你小学时成绩非常好,但初中时成绩却一度比较差,可以跟我们讲讲你的经历吗?

是的,我就是在小学四五六年级迷上了打游戏,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朋友打电话,让朋友上号打枪战。这种其实挺耗时间的,有可能一打就几个钟,晚上其实都没有留多少时间学习。

● 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你爸妈是对你比较宽松的。

是的,爸妈从来都不怎么管我学习,只要不违法犯罪就行了。

● 那像这种时候,比如小六、初一成绩比较差的时候,你爸妈不会显得担心吗?

会有担心,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强迫我做什么,只会问我要不要去外面上课补课。初一初二那会就不打游戏了。

● 你觉得自己开始有比较大的转变是在哪一个时期?

是G1来到国交的时候。

● 你从之前比较混的状态到考上国交,中间有经历了什么转变吗?

看到身边的朋友们去了很好的学校很好的班,自己心里有点不平衡,因为以前和他们差不多,但是逐渐拉开差距。

● 所以这个阶段你会有一点受刺激。

以前我甚至可能考的比他们好,所以我心里会有很不平衡,我觉得自己是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觉得自己的前途不应该这么浪费掉。

● 所以还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其实过程并不容易,我初二那会补初中的数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学,可能现在看确实不难,但是当时这个过程并不是很简单。包括英语,我很爱背单词,我在来国交前一年就把那个托福1万过了好几遍,书上现在还有很多的印记,但我不觉得它很枯燥,反正我背得很爽。

● 你说一开始并不容易,不容易的过程你是怎么样克服的?

我觉得主要是这种东西没有人逼你,是你自己的目标,所以就不会觉得很辛苦。

● 这个就是内驱力。

还需要不断有积极的反馈才能够坚持下来。



▲G1House赛final


02、国交生活


● 你考上国交之后,与你的预期相差大吗?

其实这种感受挺奇妙的,当时我还是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的英语和数学还可以,但是结果发现,当身边的人讨论一些东西的时候,我根本就听不懂也无法参与,这种感觉其实很奇妙。有的同学我现在还追不上他们,他们的水平太高了。不过这种感受确实很奇妙。

● 当你参加国交考试之后,你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你看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

● 你来到国交之后会有一个适应期吗?

其实还好,可能因为我觉得本身英语水平还行,听课没什么问题。在我看来,而且选课这个东西倒是挺新奇的,以前好像都没有太多体验。唯一可能需要适应的,我觉得是学校的英语和之前的应试考试,比如说雅思托福这一类的,还是有蛮大的差别。你得转换一下,这个东西搞了我将近一年我最后才明白过来。

● 你是怎么样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说我想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什么课程,我想要目标冲刺什么样层次的学校,你去怎么样逐渐摸索到关于自己的定位?

其实是这样,我就是看自己学哪科没那么累。 其实我知道自己小学时候学了一些数学奥数,这其实是我最初的动力,但是初中的这些经历,包括小学后期的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好像在这个赛道我并不占优势,所以我就选了一门经济。


我的A1选科是经济、计算机和物理,这三课里面我感觉经济最轻松,上课的氛围我也不会觉得它无聊,当时的老师真的也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 那你为什么最后确定学数学的?

我是到A1的时候,我才觉得学数学有点爽,我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学数学,你以后会不会后悔?有个考试叫做STEP,我认为学习考试的过程,包括自己做题的过程,能收获很多心得,这个考试它是在教你做题,是在教你东西,你做完它会引导你,它不是像传统的奥数考试去难为你,我很喜欢去做这种题。有的题目本身它是一个大学的知识,教会你让你去做。这个过程是让我觉得真正有提升的。

● 你可以再分享多一点你在STEP考试中准备中的一些经验吗?比如说你准备了多长时间,有没有朋友一起,等等。

我当时是和年级的另一位牛人一起去上的STEP,他和我都考了S,他还是双S。我感觉就是找一个跟自己比较像的人,或者至少在学习上的进度、风格比较像的人一起学,中间会有很多交流。比如一题多解的情况,我就会去问他:“你这个是咋想的?你咋做的?”我也会把我自己的做法讲给他。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我准备的时间大概也有半年多,这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而且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大家都会跟你说,STEP的考试是有很多提示,有很多铺路的,但是这些铺路的风格是怎么铺的?你要怎么不去把它理解错?这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感悟到的。

● 不断给你提示,这么说来这个过程是不是跟面试也有点像?

有些相似,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你跟随着教授的指引来做。我觉得他们两个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像的,只不过面试的时候,教授的提示肯定会分更多次。笔试没有互动了,就只能一步给到位了。唉聊面试,心酸。



▲我和Tom老师


03、折戟剑桥


● 聊面试你为什么心酸?

面试后我去问每一个面试官要反馈,都说我做题都是挺多,题量是肯定够了,因为他们给的反馈都说了very quick,但是他们也都说了,面试过程我比较不听指令,这个问题太大了,我觉得给他们印象非常不好。

● 我概括一下,你在面试之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在面试的过程中你在解题方面表现非常好,但是表现出有一点不完全遵循面试官的指令,具体是一个怎么个表现?

比较具体的就是,比如说他叫我不能用橡皮擦。

● 这么小的事情!

我觉得他可能是想保留做题的痕迹,但是我当时也很紧张,又很急,因为我的面试是最后一天,所有人都面完了,教授跟我说什么不要用橡皮擦,但是在iPad上写习惯了,一不小心我用了三次,给他们整的并不开心,他们也明确的在反馈里面说了,他们甚至用到了“Annoying”这个词,这是在英国人这里是很严重的事情了,这个肯定是会很大程度拉分的。

● 当时你一紧张起来,肯定没有记得这么多了,心里只想着做题。

还有一个就是我会问其他人大概做了多少题,但这个东西其实是因人而异的,而且你还要看题的难度,我觉得我当时肯定还是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

● 做题也不是越多越好。

到这一步,我觉得教授喜不喜欢你,愿不愿意带你才是关键。当然你是天才,你尽管show off,就算你没那么礼貌,你给他们感受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如果你是真的天才,教授教那么多年书肯定是看得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不是这种人,你就低调一点。我那场面试本身因为教授迟到了一点,我进去就狂做题,我很急,非常急,做到最后我记得还有四五分钟,我心里想的是,快点再来一道,我就稳了。

● 你是怎么说的再来一道还记得吗?

我打断了教授说话,现在想起来,唉,怪不得人家说annoying。

● 天呐,这的确是有点不礼貌了。

不要打断教授说话,真的不行,就算你很想要题,他如果有想给你,他一定会给你的,他如果不想给你,你不能找他要。当时我打断教授后他的脸色就没有那么开心了,但是我当时没有顾得那么多,我很想说我再做一道。因为一面的第一道题我做的并不好,因为乍一看它很吓人,我当时拿到这个题的时候,我脸已经有点白了,有点慌了,他一开始上来还没有怎么给我提示。

● 其实是不是看起来很难,因为按理说第一题不可能太难。

它并不简单,但也不是那么难。我在那道题上的表现并不好,但在后面的题目中,我全都秒杀了。但是教授们在反馈中觉得我的第一题表现并不好,他们也在面试报告中写道:“这个人做第一题时有些瞎猜,需要改进。”因为我觉得这道题很难,所以当时我丢出了很多想法,只凭直觉猜测一些东西,有些正确有些不正确,这让教授觉得我有些disorganized。我把它想难了,并没有感受到任何正向的反馈,这让我感到更加慌乱。



● 教授们没有及时给你正向的反馈,可能是因为你拆分了问题,或者是你没有认真接受他们的提示。

有可能,最后教授直接开始提示我做题。一般教授会从一道简单的问题开始,比如暖场或寒暄一下,不会让你感到特别困难。但是这道题确实长得有点吓人。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你就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第一题不可能这么难。

● 你要相信教授不是故意为难你,所以站在面试官的角度,他会觉得你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还到处乱猜,这样是不好的。

对的,慌了!

● 固然你面试没有过非常的可惜,但是你过去好几个月了,你对这个事情自己的反思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觉得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头上,比如你自己很想做题,但是面试官并不想让你做,你不能跟他硬掰,这样做不礼貌。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不要急,教授想看看你在哪个领域还有潜力的话,会问的。


再一个,我觉得你不应该因为身边人做了多少题,而受到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我是最后一天面试,前面已经听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里面肯定有很多是有用的,但是也给你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 这个东西得自己去把控,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一样。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太能抗压,我觉得你那段时间尽可能地保持低调,不要管其他人,你准备自己面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不要去关注其他人做了多少题。要避免这种心态,因为我当时就有这个心态,但并不好。


关于面试那一点我还想补充一点,我准备的时候一直在和朋友模拟面试,这个过程中会让自己吊儿郎当,习惯了以后,真正面试的时候我已经很有去克制,但这个惯性它还是体现出来了。我给学弟学妹们先踩个雷,一定要注意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不同状态。



04、柳暗花明

● 但是最后你被美国名校录取了,很好啊。当时你英美申请一起准备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散程度大吗?

非常分散。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只会申请一个ED和一个加州大学。我觉得如果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英国面试准备或者能力的提升上,会有很大的收益。

● 具体怎么分散呢?

英国方面当时自己有点浮躁,只做了去年的一套MAT,结果发现自己考得挺好的,我的那个分数比帝国理工的线高出很多。但是最后差点把MAT搞砸了,学弟学妹不要像我一样玩火,一定要准备充分。我最薄弱的一点是读长篇题目,长篇题目直接导致我的得分减半,所以考试非常让人紧张,我的MAT分数并不是很理想。


我觉得申请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书要求,其实我觉得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不会申请这么多。

● 申美申了多少所?

大概有十来所,等到了节骨眼上,活儿真的干不完,除非你提前半年把文书给做了,但是很少人能这么做,不到deadline就没有生产力。

● 所以你应该是去年11月或12月那段时间特别紧张吧。

12月15号面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后12月很紧张,申英的面试和文书的提交有一点撞车,还有申英的入学考,时间太紧张了。

● 你有没有什么申美的可以分享的成功的经验?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我根本没有想到会被伯克利录取。其实,UCLA录取时我已经非常高兴了。当时是在被剑桥拒了以后,相当于降到谷底,出了帝国,又出了UCLA,最后很开心又出了伯克利,这个相当于是个过山车。

● 其实现在想想是不是去美国更加好。

在我看来,Berkeley和加州是最包容的地方之一,所以我觉得很不错。

● 他们既然会录取你,你的文书肯定很特别吧。

我会在我的文书中写出一些自己的感受。我会尽可能地将不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我会强调一些我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这些体会是独有,原创的。比如,我会将我的爱好游泳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实际上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联系在一起。


● 流体力学?

对的,我可以联系到流体力学这个领域。虽然这个领域非常困难,但是我通过自学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我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然后不断地找寻反馈,看看我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等等。在流体力学中的湍流问题,也可以联系到我对于艺术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某些画看起来很美。

● 你指的是梵高的Stary Night?

对的,我是把数学、艺术、哲学、摄影、游泳这些全部揉在一起了,它过程其实不是很简单,但是你得找到一个自己的一条线把它串起来,但这个线跟自己的经历有关。

● 这非常有意思,你不是机械地满足大学在几个方面的需求,而是把他们都有机地组成你整个人的一部分。

对的,你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比如简单一点的雕像,什么比例会让你觉得好看?这个东西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把一个纯的代数的东西,放在一个几何的体系中去理解,会有新的感悟。

● 你指的是复数平面?

对的,数论里面要理解Riemann zeta function 这种肯定是要拉到复平面的。复平面里面有很好玩的东西,所以你可以我觉得不一定说你要学的多少多深,但是你就是尝试把它们连在一起,展现给别人看,别人以前可能没有看过这种视角,就会对你印象深刻。

● 招生官一年看上千篇文章,看了这么多年,您要有一些他没有看过的新东西真的很不容易。

我觉得是很不容易。我看了别人一些文书都挺高大上花里胡哨的。我想自己怎么搞就怎么搞,从自己的经历写。

● 一篇文书一般也就是600字,600字你能够放得下这么多东西。

一开始我觉得你可以把自己所有的idea都写出来,然后再去选,像点菜一样,你先点再筛,我觉得是很好的一种方法,不然你一直踌躇不前。你一直觉得我想写这个idea,但它字会不会多,我想写那个idea它会不会不合适?我要写那个idea,我会没有空间写下一个就想太多写的就显得累,所以都写出来再删,这是我的方法。



05、访谈总结

Michael从小学初中比较贪玩的状态到下定决心考国交,是因为自己受到刺激了,希望向更加优秀的同学看齐,所以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正向的积极的反馈,才能坚持下来,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到了国交之后,Michael发现自己有一点点井底之蛙,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也就给自己设立了新的标准。同时他发觉到自己对数学有热情,最终选择了最能体现自己热情,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


Michael在申英这方面做了很充分的准备,STEP也考得很好,面试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可能由于表现过于紧张,或者是没有意识到面试这个过程中更加多的是人和人的互动,像他所说的,要让教授喜欢你,一时紧张就忘记了,导致面试的表现有点太过于自我了。在之后可能陷入了一段低谷期,但是慢慢又有不断的好消息爆出来。


Michael最后能够去伯克利读数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之所以能够获取这么好的美国方向的录取,在其他的方面,GPA也好,活动列表也好,可能在全中国有上百上千个学生跟他差不多,但是他最后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文书展现了真实优秀又有趣的一面,不是把几个方面的素质单独的拎出来,生硬的拼凑在一起,而是用他自己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想法、真实的体会,把各个方面的内容串在一起了,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独特又有趣的灵魂,所以伯克利愿意伸出橄榄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间这个过程中,因为英美双申分散了精力,虽然他也咬着牙经历了这个过程,但是如果能够给下一代的学弟学妹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英美双申要有侧重,或者减少学校的数量。

周老师有话说

2024年深国交入学考试备考季已经开始,如果孩子已经确定备考深国交,这时家长除了支持孩子外,其实帮助孩子寻求一个专业且学习氛围好的培训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孩子学习起来也更有方向,提升也更具针对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深国交入学考试备考及同步课程,添加国际备考周老师zhoulaoshi36524即可免费预约深国交真题模考,根据模考成绩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规划备考,从而轻松考入深国交。10年以上国际学校备考经验,旗下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佛山等多个校区,每年帮助数百人考入深国交华附等各大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综合录取率超90%连续五年排名广东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梦校。


深国交2023届毕业生伍浩帆:折戟剑桥大学,却饱览美景于他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