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尿液游离DNA在膀胱癌检测中的运用

2023-09-28 16:17 作者:国盛医学  | 我要投稿

膀胱癌检测的现状

膀胱癌是全球十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和是女性的4倍[1]。全球每年因膀胱癌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万人,尽管膀胱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如果在早期发现和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

因此,早期检测和治疗对于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现阶段膀胱癌的筛查主要是尿常规、超声和膀胱镜的检查方式,尿常规和超声是较为常规的筛查方式,但准确性相对偏低,而作为金标准的膀胱镜,需要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并不适用于常规的筛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游离DNA的液体活检检测方式具有样本易得、完全无创的优点,在筛查泌尿系统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尿液游离DNA的来源

尿液游离DNA按来源可分为三类:尿路细胞DNA、经肾DNA以及来源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与病毒DNA。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中,肿瘤的部分癌变细胞会释放到尿液中,正常细胞凋亡的DNA呈高度片段化,而来自坏死癌细胞的DNA能保持其完整性[2],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尿液游离DNA的检测研究较为广泛,其中关于膀胱癌的研究最多,有希望为膀胱癌诊断、分期、预后、监测提供更好的方案。

尿液样本一般研究是取每天第一次的晨尿,泌尿系统在夜间的长时间段中,会有更多的细胞和细胞碎片脱落到尿液中,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

尿液游离DNA的提取

尿液游离DNA临床运用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尿液游离DNA的分离和检测过程,尿液中游离DNA的浓度相对较低,且片段大都较短。尿液游离DNA来自尿液的上清层,提取过程要尽可能获取充足和高质量的DNA。由于尿液中游离DNA的浓度较低,1ml的尿液可能不足以进行下有分析,在提取环节,建议应取足量样本进行提取。

尿液游离DNA的临床运用

尿液作为无创诊断的优秀标志物,拥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尿液游离DNA可以用来诊断膀胱癌,大体是从两个方面做出的研究:①分子水平上主要从尿液游离DNA的浓度及完整性上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膀胱癌;②遗传水平上主要从DNA的表达、突变和甲基化进行分析。

研究者 Brisuda等[3] 在《UROL INT》发表的研究显示,使用尿液游离DNA浓度乘以尿量的体积(即尿液游离DNA总量)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区分出膀胱癌的患者,而且在肿瘤低分期与高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该文作者认为尿液游离DNA总量有希望区分不同分期的膀胱癌。

甲基化是现阶段肿瘤筛查最为热门的检测方法,在膀胱癌组织中TERT启动子和FGFR3突变较为常见,同样尿液游离DNA中TERT启动子和FGFR3突变不仅可以准确地诊断膀胱癌,而且在监测术后复发方面也具有价值。

尿液游离DNA检测优势

利用尿液游离DNA来检测膀胱癌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拥有很好的临床运用前景,不仅用作膀胱癌的诊断,而且对于判断治疗效果、监测术后复发、预测无复发生存期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多基因的诊断模型将大大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诊断模型的应用将减少膀胱镜的使用,减少患者的疼痛。

参考资料:

[1] Sung H,Ferlay J,Siegel R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2] Casadio V,Calistri D,Tebaldi M,et al.Urine cell-free DNA integrity as a marker for early bladder cancer diagnosis: preliminary data[J].Urol Oncol,2013,31(8):1744-1750. [3] Brisuda A,Pazourkova E,Soukup V,et al.Urinary Cell-Free DNA Quantification as on-Invasive Biomarker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J].Urol Int,2016,96(1):25-31.

尿液游离DNA在膀胱癌检测中的运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