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如此忌惮华为ads2.0智能辅助驾驶?!浩哥某音直播间被封后带你感...

我这个AITO问界粉写的“水军文”。[呲牙]。给你们这些一线作战部队“慰问慰问”
赛力斯的估值及其它
赛力斯的估值,不能用和WXL的方式来看,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战斗成果不只它一人分享。
从问界M5智驾版在B站的各种视频来看,我认为它会成为爆款,是一款现象级的产品。
由于赛力斯和华为的营销路线感觉是“用户净推荐”的模式,注定是慢热型的。我们这些现在知道“赛力斯”这个名字的人,相对全国14亿来说是沧海一粟。就像华为没做手机前,虽然已经在通讯业界称雄,但外界所知廖廖。
就这款车来说,我感觉他会吸引几类客户群:
1、长途自驾人群。主打安全,省心,增程(消耗同等精力情况下可行驶路程)
2、城市高峰出行人群。主打安全,省心,增效(堵车时刻可以做点别的事)
3、不爱开车又必须开车人群。主打代驾,省心。
4、注重安全的人群。问界在人驾时的主动安全也是可圈可点(去B站搜有一堆视频了)——(晚辈买给长辈开,或者长辈买给晚辈开,送的第一卖点都应该是安全)
5、新手司机或不怎么会开的女性司机。问界的辅助驾驶是可以成为他们这类人群最好的“教练师傅”。这在家里只有一个老司机而另一半驾驶功能萎缩的家庭很可能受到欢迎(我家就是了)
我们可以留意下,我们周边的亲戚朋友知道赛力斯或者问界的有多少比例?了解程度有多深?我相信,按百分比可能是在个位数的。
——它还有一大波的扩展空间!
所以,从整个智能驾驶来说,2023年是中国的智能驾驶元年,而普及智能驾驶的车,问界M5智驾版将当之无愧成为这波观念推广的主将。
赛力斯+华为车BU,他们的估值空间是值得想象的。
第二部分:赛力斯能分到多少?它自己能成长多少?
这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算我们是AITO问界的粉。
华为这棵树,树大根深,俨然如自然界一些顶端植物,方圆数十米内寸草不生。这是“顶端优势”法则使然。
其实其他企业最怕的,是他对人才的可怕的“磁场”,往往合作的结果是自己最优秀的人才保不住了。
当然,这是我所戏言的他是“知识分子抱团取暖群”的引力场。
赛力斯咋做才能不被掉到这个黑洞里去?
我觉得要差异化发展才行。也要绑定利益才行。
比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战略清晰,执行有力。围绕智能制造狠下功夫,降本挖潜,成为全球汽车制造领域效率最高的整机工厂。结合重庆重工业基地底蕴,在材料、整机成型、3D打印等结构领域加大投入等。
再有,绑定利益方面,在可能的“华为汽车联盟”加快联合的时候,是否可以锁定未来的一些权益。比如华为汽车联盟的欧洲区SUV独家销售权?(10年一签?)
第三部分 其他势力
不是不看好,我是觉得,中国其他的造车新势力或许加上老势力们,至少在汽车界应该形成一个“反华为联盟”,美国NBA有东西部决赛可以看,我觉得,汽车业需要有份量的竞争,不要做低水平的重复竞争,要高大上起来。重演通讯行业华为、中兴的故事。这能让华为多些保持清醒的时间,也能让我们快点形成新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