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当中的安全感
人不能一直漂泊着,无论心灵还是肉体。 归属感,这是讲好故事的一条很重要的因素。它与代入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越是代入,就越会对故事中虚构的某一处地方,某一个人,某一种精神产生依恋;同理,越是沉浸在依恋当中,就越容易对故事进行代入。 当然,此处所言代入,并非代入主人公,而是代入这一片令你着迷的世界。幻想生活在某个地方,进入某个阵营,掌握某种技术,拥有某种精神,参与某次事件,改变某种命运,邂逅某个人。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能够令你遐想,都说明:你代入了,或者说,你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归属感。 如何让读者对你笔下的世界产生归属感,这是一个很宏大,很高深的命题,非我力之所能及也。此处我想讨论的,则是某种归属产生之后的附属品,对于这种归属感所寄托之物,常用的某些写作方法。 产生了归属感,就有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所系的,是主人公与读者共同的心灵安息地,是航船的停泊港,通常在此处,主人公与读者可以从庞杂的混乱当中抽身出来,获得一丝喘息与心灵的慰藉。 如何制造这种安全感,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一片陌生的事物当中掺入一些熟悉的文化元素;还有一计,则是制造某种情况或人物,接近他,就可以暂时摆脱一切麻烦与困难;再者说,就是某个人物或某种精神,不能够帮你解决物理上的困境,却可以给予你心灵上的鼓励,当主人公走向迷茫走向极端时,它能够为你指明方向。 于是“安全屋”建成了。 它的初衷正是给予漂泊流浪的旅人一处得以整备的庇佑,扮演的是叙事节奏中的舒缓与轻松,它衬托着一路走来的艰辛,也带给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希望。 安全屋是故事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暂且不谈不需要安全感的轻松诙谐类型的故事,仅拿冒险故事而言,安全屋的存在就关乎着长篇作品的生命力,很少有读者愿意连续经历失败与险境,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谈到叙事节奏的松紧可以减弱这种挫败感,但是故事就如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单单是偶尔变速冷却发动机是不行的,必须有安全屋这么一座加油站。 但是正如套路的尽头是反套路,当作者们开始认识到作品当中的安全感的存在,开始有意识的在作品中塑造“安全屋”时,安全屋就不再“安全”了。 刺激读者精神的冒险艺术,就变成了挑拨读者与安全屋之间的联系的艺术。 1.摧毁与重建安全屋 《道诡异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狐尾用他的笔构筑起一次次安全屋,又亲手将他逐一击破,这就是道诡混乱感的来源之一。最开头反复强调进入现代可以规避道诡世界的风险,这是最刻意为之的时候;接下来当知道了在现实世界并不能独善其身的时候,心灵的锚点就变成了父母与杨娜,此时狐尾有意展现一种情况,即他们一定不是道诡世界的危险在这边的投影;当火旺逐渐成长起来,在道诡世界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以后,就开始切断其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将安全感转嫁到白灵淼身上,逐渐弱化这边的存在;接着又与白断绝关系,然后转向诸葛渊……一如此番。安全屋的反复摧毁与重建,将安全感降到一个很低的阈值,极大程度的刺激了读者的神经。 2.为安全屋附加限制 在某个已经社会性死亡的作品里,故事中有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存在,然而其力量只能存在几分钟。为安全屋加上人为的限制,就使得安全屋成为了一个主观虚假的不安全屋。在创作者的眼光下,其实该角色安全屋的定位并不会发生变化,然而在读者的眼中却变得不再安全了,由此创作者即可利用信息差抓住读者的神经,让安全感时隐时现。 3.常识是天生的安全屋 小高和刚《弹丸论破》系列作品,就是构筑在打破安全屋这个逻辑之上的。首先其主打的所谓反常识主题: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展开的自相残杀,其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常识安全屋的设计。选取令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却刻意制造违和感,借此来为玩家营造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在系列作品中,一般第一章都是围绕破坏安全感这一主题来设计的,第一作里的舞原沙耶香,虽然身为偶像,性格却更接近邻家小妹,总是在主人公挣扎迷茫的时候支持他,因此她的杀人与嫁祸,才对玩家更有冲击力;系列第三作,则是将主视角给到最能带给人安全感的人身上,本来按照传统玩家应当怀疑其会第一个出事,但是小高以其主人公的身份给玩家营造了一个看似绝对的安全屋,此番常识上的经营就使得叙述诡计更加有力。 4.安全屋会冲淡紧张感 《诡秘之主》里的源堡,也是很典型的一种安全屋的设计,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困境,进入源堡往往都能够为读者带来正反馈,而其安全性的摧毁则一直拖到了阿蒙时期。虽然一直存在的安全屋的突然毁灭可以为读者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其存在也会带给读者略有过量的安全感,使得故事出现风险感不足,节奏温吞的情况。 不存在安全屋的冒险故事,也是有的,但是完全不存在安全屋,就意味着没有归属感,缺乏代入感。该类技巧,往往需要其他方式去弥补,譬如游戏里的操作等,因为游戏的第一人称,能够省去读者沉浸的过程直接帮助玩家实现代入。 回过头来看这一篇分析,其实写作就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安全屋呢?父母亲人,死党挚友,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不管它是什么,始终有些东西支持着我们继续前行。我想有时候产生不真实感,仿佛自己抽离出了这个世界,就是安全屋,或者说锚定这个世界的锁链不够坚固,因此对这个世界缺乏代入感的缘故吧。 本文所谈及的安全屋,并非是一个具体概念,而是我将所有带给读者安全感的事物统合起来人为捏造的存在,其一定可以更加细分,更加具体,也更加灵活多变。 我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其实更多是一种分析故事的角度,而非写作指导,文学鉴赏本来就是纯主观的,从同一个事物上产生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解读都是常有的事,坚定自己的,尊重他人的,才是世界和平的。 最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