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花识酒”靠谱吗?

2023-04-06 09:47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酒花究竟是什么?

当你晃动酒瓶,或倒酒入杯时,白酒表面会浮起一层气泡,这就是所谓的“酒花”了。


“看花识酒”靠谱吗?音频:00:0004:29


清代中期,有一本以介绍扬州菜系为主的烹饪书《调鼎集》,其中有百条以上关于酒的内容,书中提到:“烧酒(即蒸馏酒),碧清堆细花者顶高,花疏而粗者次之,无花而浑者下之。”

 

意思就是说,酒花小而密的是好酒,酒花稀疏的要差一点,而没有酒花、酒体浑浊的,是品质差的酒。

 

江湖上也就有了根据酒花来判断白酒好坏的说法,酒花绵密持久,才是高品质白酒。这是真的吗?

 


那要从酒花是怎么来的说起。

 

绝大多数液体,在与容器的剧烈碰撞中,由于各种成分界面张力不同,都会形成气泡。对于白酒来说,影响酒花的因素有很多,因为白酒基本是由乙醇和水构成,因此受乙醇浓度影响极大。

 

在传统白酒酿造中,由于缺少科技支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们会在蒸馏过程中采用“看花摘酒”的技艺,通过观察酒花的形状、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来判断酒的度数高低。直至今日,虽然技术足够发达,但依然有很多酿酒师傅保留着这个传统习惯。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酒精度直接影响酒花的大小,酒精度越高酒花越大,跟酒的品质几乎没有关系。

 

除此以外,酒花还跟温度有关,同一款酒,夏季酒花比冬季大,持续时间却没有冬季长,而且冬季酒液的挂杯现象也比较厚。

 

摇酒花的原理就是要酒液内部有碰撞,因此不同的瓶子效果也不同,比如球形瓶或流线形瓶子会减少摇动过程中的碰撞,便不及普通瓶体的酒花密集,另外,一瓶酒如果灌太满或者剩太少,那么再大力去摇也是没有多少酒花的。


那么酒花是不是完全跟酒质无关呢?也不尽然。

 

由于酒花还受酒龄和微量成分的影响,在老酒鉴定中,摇花和听花是在不开瓶的基础上,鉴定的佐证手段,可以判断出一款老酒是否跑酒,风味是否完整。

 

优质白酒经过多年存放,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缓慢酯化,提高了酒体的粘稠度,因而酒花密度大,持续时间久。反之,酒龄越短,酒花越大且散花快。

 

而听花是针对不透明瓶型的鉴定方式,先通过摇瓶子让酒产生酒花,然后将耳朵贴在瓶底,可以听到酒花爆裂的声音。通过声音的不同来辨别酒的风味。大酒花音频低,声音大;小酒花音频高,声音小。


不过,这也不是评判酒质的关键因素。毕竟看花识酒的观念一度深入人心,有些小酒厂会通过一些化学添加剂,人为制造漂亮的酒花。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种错误宣传已经越来越少了。观花识酒更多是让大家在品鉴白酒的过程中增添一些仪式乐趣,以欣赏为主。

 

想象一下,在宴席之上,将酒瓶拿高,让酒液细细流出,绵稠如线,在酒杯内碰撞形成晶莹的酒花,确实是平添不少饮酒之乐,变成了雅事一桩。


“看花识酒”靠谱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