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紧稀土管理,欧盟想砸127亿破局,事情最终可能变得很有趣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地区,全球高科技产品的产业链中,都离不开我国的供应。而伴随国际形势紧张,我国逐步收紧稀土管理政策,西方国家想要防止被卡脖子的意思也愈发强烈。
在国庆当天,也就是10月1日,英国主流媒体之一《路透社》在报道中提到,欧盟方面在当天对外宣布,正在准备一份“稀土产业投资计划”,预计投入1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27亿的投资计划,以刺激欧盟成员国们尽可能的支持稀土的开采和加工行业,减少日益严重的中国稀土供应链依赖性。
据欧盟下属的“欧洲原材料联盟”成员对媒体透露,欧盟此项投资计划包括了涉及整个稀土产业链的多达14个项目。而且,欧盟还计划一些有能力的成员国,可以在计划展开后的每年时间里,额外投入2亿欧元,约合15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扶持相关产业。欧盟希望,在这种大规模的投资和扶持下,能够在9年后,让自产稀土供应达到欧盟需求的25%。
很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的很多官员对这份计划的预期目标,似乎并不怎么看好。有一些人士颇为悲观地认为,目前为止,欧盟需求的稀土产品中,98%都来自于中国。即便是美国,在短期内也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依靠时间去重新恢复产业,预计在10年最后,追赶上中国现阶段的加工水平。而欧洲也计划在9年后,达到这个要求,有些过于乐观。毕竟,在一些地区欧盟的成员国,甚至可能相互拖后腿。
不过,作为计划的主要推动方,“欧洲原材料联盟”却对此十分乐观。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伯恩德·谢弗认为,在这样的投资力度下,欧洲将会逐渐缩短与中国的技术差距,预估在2030年前后,欧洲的出产量将从现有的500吨提高到7000吨。
有观察人士认为,欧洲乃至美国的一些人,总认为,自己只要投了钱,就可以缩短差距,甚至在若干年内,赶上中国。然而却从没有去想过,难道中国的相关技术就一定是“原地踏步”?我国在9月中旬,直接让2大央企战略重组,全是涉及稀土产业。这明显意味着,我国未来对稀土的制造和加工技术,还将得到比现在更大的支持,持续改进升级。
此外,稀土行业,可是出了名的高污染,也就我国因为技术优化升级,减少了大量的污染。欧洲可没这个技术,考虑到欧洲自己培养出来了一大帮子“白左”,未来很大概率会成为这件事情的最大阻力。到时候闹起来,欧洲这些成员国有多少意志坚决,可就不好说了。搞不好,欧盟想砸钱破局,反而事情最终可能变得很有意思。欧洲一些企业为了避免被骚扰和攻击,光开采不加工,全送给中国这边深加工。这些欧盟大力扶持起来的公司,全成了二道贩子。(听风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