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塑造小说(十八)破维成蝶

2020-01-11 16:16 作者:诗者酱  | 我要投稿

我总是会向自己提问,虽然很蠢,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

自打小时候坐在教室的椅子上,百无聊奈地玩着橡皮,我就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从家乡出发,像宁采臣一样进京赶考。

而后面却没有那个等待我的蛇妖。

我明白自己蠢得无可救药,因为我发现——以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释所有的问题的。

这也是我解释的第一个答案。

它不会存在于《十万个为什么》,也不会存在于所谓的大人口中,最贴切的神明只是一个搜索引擎,相当于全世界人民闲得发慌发的数百亿个帖子,其中大部分都是胡思乱想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而构建出的复杂信息,足以让小孩子的大脑宕机十次。

小说的存在也是从这些信息中深根发芽的,或者说,在更久远的年代,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故事也可以在那种贫乏的地区里得到欢迎。

现在来看,或许是某种别样的奇迹吧。

当原始部落的祭祀第一次向他们叙述着所谓的传说,我想虚构这种东西,会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的背后,直到毁灭。


其实人的表达有很多种,比如唱歌,用音律来表现此刻的心情。绘画,也是用油彩来展现自己的世界。还有漫画、动漫、文学、轻小说、网文、运动等等,哪个不是?都是用一种手段来展示出另类的他物,我坚持到现在的提问,也必然会有一个详细步骤的清单。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坚持到现在还写作的本质,去表达。

其实所有的写作教程无非就是围绕这三个字而已,怎么去表达内心的思考?怎么去表达给读者?

拙劣的演技也要看出现在哪个时代,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印刷机出现后,普及教育的出现就宣布了我们的时代来临,而人口的增加和互联网的兴起又带动了新的革命。

这也是我能在这里畅所欲言的原因,向大家讲述着彼岸的故事,对此我颇为欣喜,又感觉沉重不已。

因为很多人都不会去真正地尝试写作,他们的基础是初高中的作文练习,加上自己兴趣范围内的作品阅读,进行所谓的模仿。

但我在这些年的整理和讨论中,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大众文学这个范畴中,大量的世俗作品淹没了严肃文学,以至于我们年轻人所接触的日常作品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或者说是被认同但却无法模仿的孤品。

我们缺少一个真正的模板去学习,这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的悲哀。

想想看,现在我们接触的多半是网文,而网文追求的是什么?是流量。

我相信很多人喜欢的小众作品,作者的名字都记得不太清楚,或者说在这个职业范畴里有太多的作者被大浪淘沙。

是的,只要是小说的发表平台,他们必定会被资本逐利,十个商业化肯定能围死小众作品,这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这种现象符合现实,我之前跟某个网站的责编讨论了许久,便知道这个现象就是雪崩中的每一片雪花,每个人都需要负责,所以我也不必进行愚蠢的指责,这跟朋友讨论保护太阳系一样没有必要。

我能做什么呢?

当然不可能出现奇迹,已经成年的我也发现这个童话故事的悲哀,企业文化也不过如此,大量的心灵鸡汤,所谓的网络恋爱,欺诈和勒索,自杀和崩溃。

灰色,我越来越发现这应该被形容成酒精,越喝便越醉。

世界的信息层层叠叠地变成毛线,被薛定谔的猫缠来缠去,你怎么知道它到底有多脏?还是有多纯洁?

站在街道,我总是有着奇怪的窥视感,他们是谁?他们又是去哪里呢?穿着不同的衣服,说着相同的语言,盯着手机,发着呆,聊着天,互相取笑着,在某一个时间段又像被拔了电源的电脑,静止不动。

“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相互理解的”这句流行的话语,我并不想认同,但我的内心却下意识地相信,身边的人并不想了解我,相比于我去写作时去了解人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我在想,为什么呢?难道是当下的人害羞了么?还是认为这样揣测别人自己会活得唯唯诺诺?当我实习后,我却发现更加震惊的事实,别人想了解你,只是想确定你有没有效率继续工作下去。

或者说,同一个救生艇里的礼让吧。

这是坏事么?我想并不是,那么就是好事了?我想这个也有待商榷吧,每次写作的时候写到人物开心的桥段,我就在想现实中的某处也肯定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以此来安慰自己小说并没有死去。

初中我的历史是班级第一,对我来说并不存在背书这种复杂的死记硬背,而是靠我自己的归纳和解释进行答辩的,比如甲午海战的时间点以及二战结束后的影响,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看和记的过程。

所以历史老师当时是这样评价我的:“虽然你在其他学科方面差很多,但你却喜欢自己去解释,自己去总结,所以你都可以在我的学科里考那么高。”

我一直记到现在。

对我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我害怕自己失去兴趣,兴趣对我来说就是氧气,如果有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就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做。

但就像所有的结局一样,我很难维持这种兴趣的心情,倒不是因为厌倦,而只是觉得一直停留在一处,或者没有目标地上进,比自身还愚蠢。

这也是我很难去游玩网游的缘故,直到长大了以后更是如此,频繁的刷装备,或者培养自己的宠物,对我来说根本没有成就感,因为我知道这些变化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只是喜欢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元素,一种新的世界展现。

还记得我很早以前写的《爱情娃娃》吧?男主把娃娃买回家,却很快厌倦了这个漂亮的娃娃,于是想要扔掉她,去寻找一个新的娃娃。

原来那个时候,我一直在写着自己的背影,暗自地嘲笑着。 

我也许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不过读者们,你们知道自己一天的行程么?是不是越来越可以简化为“一天”了呢?

比如起床洗漱,上课,下课娱乐,复习睡觉,如果自己的人生是一篇故事,又或者像《楚门的世界》一样被万千的群众簇拥。

不管怎么去虚构,终究会回到“现实”吧?

肯定是因为老师打断你的发呆。

肯定是上司指责你的工作错误。

肯定是亲人说着细碎的琐事。

肯定的用法有很多种,既是无奈,也是“现实”,我对此颇有心得,因为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这就跟烟鬼是一个道理,吸的越多就一定要有节制。

本来想要说说最近的小说技巧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对这些东西的本身,起了很大的兴趣。

对不起了~

我想,能听懂我自言自语的人,你们也肯定很无聊哦(笑)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刺激,反倒是无聊的本身想要被规避了。

我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故事的。

这个话语的本身,就带有重量了吧?

在这个倡议懒惰,却追求效率的社会,我却变成了一条虫子,渴望着有一天变为蝴蝶,而在物理的数值中,我终究会变成蝴蝶,所缺乏的唯一变量,就是自己的心。

如何塑造小说(十八)破维成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