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一个神奇的学霸故事,看懂就会学习了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平凡,才是超凡。
或许现在你还听不懂,等以后吧。今天我要讲一个听来的学霸故事,比之各种鸡娃学习的故事,有意思多了。
故事主人公,是我爸的一位好友,三十几年的老中医,今年六十多岁。本地人,就住在我们家乡小镇,医术口碑很好。除此之外,他还会周易八卦。
他看我天资不错,想传授给我。但我还没有准备好去学,那天晚上就在我家听了他求学的故事。
我原先以为他就是普通的中医,没想到还和已故的玄学大师是朋友。他们是在西安认识的,那时他还年轻。
他书读得不多,没记错应该是仅上过几年夜校,但是酷爱读书学习。白天工作,晚上看书,据伯母说,家中现有好几大箱的书。直至今天,依然时不时手不释卷,通宵达旦。我爸那么多朋友,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有点忘年交的感觉,每次和他聊天都很有收获。
他以前买的书都是旧书,有天淘到一本周易相关的著述,惊为天人。他就想和作者学,但是那个年代通信不发达,也不知道作者是否还在世,茫茫人海,联络一个陌生人,谈何容易?
结果,他就给出版社写信,给当时全国的二十五个出版社都写了信。大多数信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也仅有两个出版社回信了。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其中一个出版社给他提供了作者的通讯地址,就在西安,但是出版社也不确定是否能联系上。
他就试着给这个地址写了信,前面几封都是杳无音信。终于,作者被他的执着感动,回信了。因为在那个年代,周易这种玄学的东西,比较敏感。
作者说,虽然很感动,但自己教不了他,因为还要工作、养家糊口,也不方便,就拒绝了他。伯父连续写了好几封信,表达自己的学习愿望,作者还是十动然拒。
于是,他把自己存下来的钱,有个几百块,全部寄给了作者,要给作者当生活费,不够他以后再赚钱寄给他。终于作者被感动了,就答应收他为徒,给他寄了几本书。
收到书以后,伯父就认真读,不懂的地方就给老师写信。前一封还未收到回信,下一封就发出去了。就这样,千里飞信,整整学了三年。
三年以后,老师让他到西安去,当面再传授剩下的内容。最后在西安,他呆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学成归来了。
他虽然学会了,有真东西,但是没有显露自己的水平,而是开始学中医了。他舅舅是中医,一点点开始学。刚开始是卖凉茶,慢慢就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医。
他基本上就呆在我们老家这,三十多年来,除了出差之外,没有一天停诊。看诊之余,依然还保持着学习的劲头。
听他说起过往学习的故事,真的令我感动不已。他的求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且,他明明是很了不起的人,却又是那么低调,那么平易近人,从不显摆。
我又想到,今天的人学习,总是喜欢高估自己遇到的困难。一旦没有现成的,或者稍微不如意一点,就放弃了学习,半途而废。或者,稍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以为很厉害。
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人。世界,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得多。
讲这个故事,有两个点是希望提醒大家的。
第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限制,相貌、家庭出身、时间或者学历等方面的因素,但这些都不是阻碍我们学习进步的障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处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是可以学习的。
最大的学习障碍,是我们自己的心魔。我们对求知的渴望不够强烈,才会放弃学习,放弃进步。
第二,学习越多,越觉不足。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显摆自己的水平,而是非常谦卑,因为明白自己离厉害还差得很远,需要不断学习。反观肚里没有几点墨水的人,常常三分颜色上大红,仿佛天下第一。
我们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心境,那么就是最强的学习者。无论面临着怎样的竞争者,或是处于不利的状况,都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我写文章偌久,时常碰到向我求助的各类读者,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有。其实我想说,真正的解决方案就在你们自己身上。只有自己觉醒了,才能找到答案。
如果向我请教,我所能提供的,也仅是不到1%的东西。与其依靠我的皮毛,倒不如信赖自己的实力。除了自己,没有人是可信赖的靠山。我能做到的,仅有启发,剩下的要靠自己了。
今早还有人问,一年级的孩子要不要读、背新概念英语?
我的看法是还太早了,英语这么简单的科目,无须提前、大力介入。这个看法,和现在“提前搞定英语,以后给其它科目挪时间”的认识相违背。所以,信不信,要看自己的认知了。
我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是基于我个人经历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其它人,仅能从中汲取所需的、适合的东西,然后再行消化、吸收。但如果方向本就和我南辕北辙,背离我道,却用我术,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我所认定的学习方式,就是尊重基本规律,在对的大方向上,聪明地努力。人为臆想的、纸上谈兵的东西,我是一点不信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有成绩的,并不是赶早的、拼命的,而是把握住规律的人。
希望过于焦虑的家长,可以冷静下来,尊重孩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要将自己的幻想,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但我也仅能劝一劝了,毕竟这都是个人的命运,无论好坏,都只能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