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方国概略
夏王禹,生五子。
长子,名不详,封于有扈氏。
二子启,继承夏王。
三子宰,封于显,其事不详,其后不详。
四子空,一名罕,封余度王,其后以余为姓。
五子名不详,号有褒氏,建褒国。
夏王启,生五子。
长子太康,继夏王,迁都安邑。后被有穷氏羿流放至戈地。
太康无法回到安邑,便在阳夏筑城。后死于阳夏,其后不详。一说其后迁徙至西北,建康居城,其后以康为姓。
次子元康,其事不详,其后不详。
三子伯康,其事不详,其后不详。
四子仲康,被有穷氏羿立为傀儡,迁都帝丘。欲攻伐羲和,失败后被软禁至死。继承夏王。
五子武观。一作五观。史料不详,《竹书纪年》有:夏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其后不详。
夏王仲康,子女数目不详。
长子相,继承夏王。
一子名不详,其后斟鄩国。
夏王相,妃后缗(有仍氏)。独子,少康,继承夏王。
夏王少康,妻二姚(虞国君,虞思之女),生五子。
长子杼,又名帝宁,号后予,又名公孙曼,继承夏王。
次子曲烈,封于鄫,建鄫国(一作缯)。国灭,以鄫为姓,曾子(宗圣参),其后也。
三子抒、四子宠,仍居有仍氏,少康命姓为窦氏。
五子无余,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号于越,建越国。
夏王杼,独子槐,一名芬,一名祖武,继承夏王。
夏王槐,独子芒,一名荒,继承夏王。
夏王芒,独子泄,继承夏王。
夏王泄,生二子。
长子不降,继承夏王。
次子扃,接不降,继承夏王。
夏王不降,生子数目不详。
长子孔甲,接廑,继承夏王。
夏王扃,生子数目不详。
幼子,廑,一名胤甲,继承夏王。
夏王廑,子孙不详,传堂兄孔甲。
夏王孔甲,独子皋,一名昊,称简昊,继承夏王。
夏王皋,独子发,一名惠,一名敬,继承夏王。
夏王发,妻癸母,生履癸,一名桀,继承夏王。
夏王桀,子淳維,一作獯鬻,其后为匈奴族。
诸方国概略。
任国:有仍氏,风姓任氏,传始封君为黄帝幼子禺阳,今山东济宁。夏王相被寒浞杀害,其妻回有仍氏,生少康。少康复国后,封有仍氏于任国。其后以任为姓。
扈国:有扈氏,传为夏禹庶子,封于有扈,传说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后被启所灭,其后以扈为姓。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户姓由扈字去邑而为户,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南国:有南氏,又称有男氏。传为夏禹之后。封地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因大臣争权后分裂,其事不详,后人以南为姓,或以男为姓。
缗国:有缗氏,夏朝封舜的儿子季釐,于大野泽畔,称有缗氏。被夏桀所灭,迁居岷江附近的一座山暂居,后人称之为“岷”山,因缗和岷相同。有缗氏的一支蜀族,定居于附近,后人称之为蜀山。后来,有缗氏后人据此建立了蜀国。其后以缗为姓。
莘国:有莘氏,亦作有侁氏,有姺氏,鲧之妻族,在今山东曹县西北莘冢(冢)集。夏启之子,封于此,属雍州。伊尹出自有莘氏。商代因之。西周有莘国改属畿内。西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彤城:彤城氏,大禹之后,始封未详,今陕西华县。其后以彤城为姓。
过国:斟灌氏,旻灌,姒开甲。一作斟戈氏,大禹之后,始封未详,今山东寿光灌亭。夏王相被后羿追杀,投靠斟灌氏,后来,寒浞派儿子攻打斟灌氏,杀死夏王相,并杀斟灌氏王,开甲,灭斟灌氏。斟灌氏余族,协助少康灭亡寒浞,并称为夏王少康。之后,事迹不详。其后,以斟灌为姓,以斟戈为姓。后省文为灌姓。
戈国:斟鄩氏,旻鄩,姒木丁。今洛阳含巩义。自夏王太康开始,为夏都城。仲康的一个儿子,被封于今山洞昌乐县与潍坊市一带。建斟鄩国,其后斟鄩为姓。后省文为斟姓,寻姓。
褒国:夏禹之子所建,号有褒氏,今汉中。褒国世系,有褒氏-褒仲期-怀龙-康元-元-维-余成-光-华-仲辛-需-德-元甲-康-代祠-高-鱼臣-曾余-宗-巩-匚-孝延-革-天-义-君元-亥-尹-志甫-南-历-史华-吉都-和-浑-龙全-古祖-壬戊-祖癸-告-令-疏-单云-俶-易-无沮-贺-微-世央-郑-全-珦-洪德-戏曹-犬-舟-勾-鹿-和-封-屯诚-成巴-胡-月-思-道-求坛-鉴民-求期-子期。传说,帝孔甲专好鬼神之事,不正宫庭,不务德政,诸侯多叛。众臣谏之不听。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近臣奏知,帝问于众臣曰:“天降二龙,此何吉凶?”左部一臣名蔡史,出班奏曰:“天降二龙不升,乃祥瑞之兆。陛下出旨,有能养者,赐于养之,待其自升。”其后褒姓。
费国:帝颛顼裔孙皋陶(又称大业,偃姓),妻女华(少典氏),生子伯益(又称大费),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受封大费,娶姚氏(帝舜之女),生长子大廉(又名鸟俗氏),次子若木以费为姓,三子玄仲,名恩成,字元仲。于三监之乱,灭于鲁国。
徐国:伯益之次子,若木,因协助夏王治理水患,封于徐州,建立徐国。其后以徐为姓。吴王阖闾三年,灭于吴。
黄国:伯益之长子,帝舜的外孙,夏朝初期,建黄国,其后以廉为姓,也有以黄为姓。春秋末年灭于楚。其后黄歇。
六国:夏初,封皋陶少子于六,建六国,以奉其祀。其后以六为姓。楚穆王四年灭于楚。
英国:皋陶后人,始封不详。楚成王二十六年,灭于楚国。其后以英为姓。
偃国:皋陶后人,始封不详,春秋时期,灭于吴,其后以偃为姓。
江国:伯益三子,玄仲侍夏王启为大理。受封于江,建江国。又作鸿国、邛国。楚穆王三年,灭于楚,其后以江为姓。
养国::伯益之后,一说为玄仲之后所封,其后以养为姓。春秋有名将养由基。
沈国:伯益之后,始封未详,灭于夏。其后以沈为姓。
萧国:孟亏,大廉之后。夏末,因驯养鸟兽,深受宠信。赐封诸侯,因其地多萧茅,故国号萧。于三监之乱,被灭。其后以萧为姓。
薛国:夏禹时,奚仲造车有功,拜车正,封于薛,建薛国。黄帝-帝喾-禺号-徭梁-番禺-奚仲-吉光。吉光,继承车正。其后薛姓。
杞国:始封未详,夏禹之后。与缯国为邻。其灭于商。其后以杞为姓。
鄫国:一作缯国。夏王少康之子,曲烈,封于鄫,建鄫国。鲁襄公六年,莒国灭鄫其后以鄫为姓,后改曾姓。其后有宗圣曾皙。
虞国:夏禹,封帝舜之子,商均于虞,建虞国。虞思层助夏王少康复国,定都于纶城。其后虞姓。
遂国:夏朝,封帝舜后裔。虞颉之子,虞遂于遂。建遂国。其后以遂为姓。
温国:夏朝,太康失国后,有平辅佐夏王少康灭有穷氏有功,受封于温邑(因坡下有温泉得名),建温国,有平称温平公。其后以温为姓。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卷章),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之子为昆吾。昆吾氏后人,温平公(有平)。周襄王三年,被狄人灭亡,温地归周王室。周襄王十八年,赐晋文公。
苏国:
鄍国:夏禹之后,始封不详,一作冥国。其后冥氏。
商国:夏禹迁商均于商,今河南商丘。其后商姓,
相国:相柳所封地,共工之臣,今河南内黄县。夏朝时,琊国(一作婉国)与相国世代联姻。夏末,被灭。其后人西迁至湘江流域,后又迁徙到川黔一带。
诸国:夏禹之后,始封未详。其后诸姓。
葛国:伯益之长子,大廉,封于葛,建葛国,其后以葛为姓。
注:资料多搜集于网络,且本人非专业人士,难免出现舛错和遗漏,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