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康复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母校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济南,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了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运动康复、运动人体五个大方向,有专门的康复实训中心进行开展实训课。
现下回忆在校期间的学习往事,竟然还有几分感慨。学校老师大部分都是临床康复科的治疗师,国外留学回来的高学历康复人才也不在少数。上课的时候老师们会从一个知识点扩展许多他们的临床经验,到了实习地时,我深刻感受到学校老师讲的知识是有多么前沿和实用,课上讲的都是临床能用的到康复锻炼的好招式,想想当时真应该听的再仔细一些,多做做笔记。在不算太大的校园,康复医学院的康复实训中心是独立的一整栋楼,里面非常多的新型器械,上课操作演练非常方便,这为夯实我们的实操能力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

我们在大一的时候主要学习解剖、生理、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这一类的基础学科,老师们的授课内容都非常细致。那时候我在院会当小干事,当时我在的那个部门需要去校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帮诊,我在周五值班,然后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英英老师的生理课,就非常巧妙的形成了这边刚学了知识点,那边我就到岗用到了的良性循环。在看老师们开方扎针、写治疗计划的过程中,也算是很早的培养了我自己的临床诊断思维。起初我也是不懂什么叫功能锻炼,就只是学模学样,后来知识点了解的多些,慢慢知道应该怎么问问题,就会向老师请教,老师非常乐意分享,并且对于学生能提出一些有想法的问题非常开心。一开始我也是害怕老师嫌弃我问的问题过于蠢笨,但是学校老师们一直给予的都是非常欢迎你提问题的态度,给我一种我能提出来这样的问题我也好棒的感觉。

到了大二大三,我们就开始学习运动疗法、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人体发育学、儿童康复学、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等实践操作内容更多的课程。当时非常喜欢上儿康,彤彤子老师很年轻漂亮,是从杜肯大学毕业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研究生,她每节课都会输出很多针对脑瘫患儿的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小妙招。她会带着一个毛绒玩偶当教具,向我们示范应该怎么操作,然后会把每个小组都看一遍,检查我们做的是否准确,并给出专业指导。在实训室上课,我们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实操演练,针对一些重要的手法,我们可以进行一遍遍的演练。她上课总是积极阳光、风趣幽默的,让我感到康复有未来、康复前景一片光明。
学校里会组织党员义诊活动,在校期间,我跟着老师们走过居民街道、敬老院、消防部队等,学习到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具体的操作手法,体会到有本事可为人解决疾苦的快乐。大一的时候老师做手法,我在旁边给来往的居民讲健康知识、量血压。这种实地义诊活动,夯实了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使我面对需要康复的人不会露怯,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沉稳面对病号的能力。还记得当时在为消防部队开展义诊活动时,邱邱老师三下五除二的就解决了一位体格较为彪悍的消防员肌骨关节紊乱的问题。当时现场也是一片喝彩,他们非常感谢我们可以来义诊,我也是非常珍惜这样可以实战的机会。大二大三时我就开始上手操作,也带着师弟师妹们参加三下乡的义诊活动,将所学回馈给我的家乡,机缘巧合下我成立了蒜都青年医疗队,加入了蒜都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形成定点为老乡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乡亲们会说“还是山中医这样中医药的学生好,我这有个腿疼腰痛的可以治治。”他们不是特别了解康复,但是知道了康复有用,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好学校,山中医的康复学子不是大学里的上学混子。



总之老师们讲的都很到位,每一节课都很充实饱满,大学校园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多彩,有趣且有意义。今我往矣,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校园大事件,和感动人心的故事。最熟悉的莫过于我和小伙伴们早上轮着早起要去实训室占座,当然我一般起的比较晚所以固定进行团队的带饭工作。然后上课做笔记,下课要背书,晚上和室友相互之间练练手法。在山中医,图书馆里不分考试月还是大小周,基本座无虚席,校园里到处都有人在溜达着抱书嗷嗷的背。我最喜欢去中兴湖广场背书,那边有个湖边六角小方亭可以坐坐,风过湖面撩拨起湖中荷花作起的沙沙声,无不令人静心神怡。




到实习基地的时候,一上手,实习老师说“不错呀,这是练过,手不生。”我就知道,大学头三年没白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的实习点大多是一些综合型三甲医院,比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上海阳光医院、深圳二院、浙大一院、杭州邵逸夫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等等,确实能见识到一些新型器材,参与一些康复高级人才的会议,见到各种各样功能障碍的患者。实习的一年里,不比在学校学习轻松,毕竟处理的临床患者疾病不仅是日常的疼痛导致的功能障碍,更多的是手术后恢复期的功能障碍者,需要更专业的技术和清醒的头脑。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康复治疗学很不赖,希望接下来我也可以越来越棒,我会努力做到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祖国的康养事业发展势头正猛,需要年轻力量,愿以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之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