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平岁时记(六十)

2023-03-07 06:24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4-20 降及满清,此风尤盛,清末,乃又有便通之法,除元宵照例灯外,于夏季亦可悬之以却暑,晚风习习,文人麕集,虽酣属恼人,汗流浃背,固不思蒲葵扇也。 燕京杂记:都人设灯谜,常于夏日为之,猜中者以物酬之,俗谓打虎。语甚典博,上自经文,下及词曲,非学问渊深者弗能为也。 灯谜虽属于文士消遣之一,而其中之定格井然,非可任意为之者。明时,定有二十四格,如解铃格,系铃格,笠雪格,拆字格,捲帘格,折腰格,会意格,虾须格,褪靴格……等是。 晚近旧学凌宜,而北平一隅,悬灯者较前益盛,此殊可怪!余初不解,迨临近观之,始悟其因。盖所悬灯虎,鲜有可读之文,多是操觚之辈——好的也有,但是很少——字面不通,望之刺目,蕴藏奇怪,义不达辞;尤可哂者,以一人之手笔,竟是两般程度,此条狗屁不通,彼条则文隽意永,瞎作乱抄,肆无忌惮,宜乎今胜于前也! 去夏内西华门有灯谜一处,曰“挥麈谜社”。余于公暇,时往观之:灯主为近邻于君,所作差强人意,某晚有猜客某,突出其杰作二十馀条,为挥麈社帮忙,观众于欢迎之下,争欲一射为快,内有一条,文仅二字,曰:“黄虎”,射志目一,猜者不下数十人,余观之良久,以猜“九山王”“二班”者为合理,惜无一中,心甚疑之。按“虎”为“山王”,“黄”泉又称“九”泉,以“黄”叩“九”虽曰勉强,然在此“不大讲究”之时代,此亦未可厚非。猜二班者,其意以国旗为五色,“黄”居其“二”,“虎”号“斑”斓,以“斑”代“班”,差可牵就。射之不中,再想其他,而聊斋志目中,已无能与“黄虎”吻合者,悬之旬日,殆无一人解中,不得已,乃环请某君宜其义,以释众惑。

北平岁时记(六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