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试与紧张

2021-06-08 00:50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王小波参加高考的时候,高考刚恢复。他上去一通答,到了晚上,辗转反侧,惶恐到极点。因为不知道出题人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自己和出题人本意相悖,那就不是低分,而是零分了。最后成绩出来,很理想。


看丘吉尔自传,大考前夜他乱抓了一幅地图复习,第二天考试真的给碰上了,遂侥幸过关。丘兄说多亏这次幸运自己才得以走向顶峰,笔者总觉得过于戏剧化。卓越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记者,还拿过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被一次考试扼住喉咙。丘兄还嗜酒,考前灌几大口,上去猛写。


苏轼科举时候写文章,实在凑不出来,就自己编了个例子上去。欧阳修看出这是篇好文章,特意去查那个例子没查到。问苏轼,苏轼说:“我编的。”“你敢编?”“当时着急,事例为思想服务,您看,这不是写得很好吗?” 欧阳修无话可说。


小柚子说她高考时不止不紧张,还信心爆棚,觉得一定会超常发挥。结果考完,该错的错,该粗心的粗心,与往常一样。


“我就是粗心了,其实会”,笔者高中时也有这样的想法。换个角度想,粗心代表你运算的一环有了不确定,这种模糊最后影响结果。换言之,是学艺不精,不是走了神。


高中班主任讲他带过的一个学生,非常优秀。高考前,父母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他紧张得睡不着觉,在家游荡,吓了一跳。


考试为什么紧张,容我说句废话,其中肯定有环境的原因。高考几天,人们都停下手头工作,关注你,盯着你,沉默肃穆,学生想不紧张也不能。这像在帮倒忙。


患得患失。笔者小区有个孩子,平时成绩拔尖,一到大考就紧张拉胯。这孩子觉得,模拟考弄砸了没影响,所以敢发挥;到了正式考,考砸的代价太重,吓坏了。


对小概率事件的觊觎,产生紧张。兴许这次转运,超常发挥,从此就不一样了。但实际上从来都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有些情绪,生活不至于枯燥。


学生担心发挥失常,出题人则担心题出的不够稳。换位思考一下,可能就没那么多紧张了。


与其思考怎么答是对的,不如思考哪里会犯错。驾照考科目二时,很多人紧张到极点,上了考场就犯低级错误。笔者考前几天在测试怎么容易挂。教练发现我态度不端正:“XXX,你咋又玩开了?”等到考时候,油门松,方向盘死,不适应的元素都在意料内。还有个插曲,当时人们传要备一盒烟给考场的保安,否则人家不会把车头给你打正,你就可能挂掉。笔者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挂掉,但以防万一,还是拿了盒烟。上了考场,实在不好意思给人家,人家也没要,我钻进车里,就一溜烟考完了。


考试与紧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