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要做唐朝的一片云

2023-03-09 21:43 作者:于沁  | 我要投稿


我要做唐朝的一片云,经过湖光山色,经过盛世家国,经过大漠孤烟,经过硝烟烽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我是一片云,飘过终南山的边陲,这里山势崔巍、草木叠翠、烟云缭绕。此时,山间一个独行的老人引起了我的好奇:他身着粗布短褐,手持竹杖,却不走寻常路,只是随性沿山溪前行。泉水淙淙,如环佩叮当。我一路追随着他,不知不觉,竟来到水流的尽头。眼看着无路可走,老人却索性席地而坐,仰头望天也望云。这一刻,我与他四目相对!他的眸子,仿佛雨洗纤尘后,涤荡而澄净的泉,而我倒映在他眼睛的碧波中。当他随口咏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我知道,他是诗佛王维。那时的他,已官至尚书右丞,可谓职务不小,早已看透仕途艰险,便吃斋奉佛,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闲适而自在留下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歌

我是一片云,飘过长安城东南隅的曲江风景区,那里水流曲折,草长莺飞,雨丝风片,一派春意盎然的水波烟色。又到了三月初三游春的日子,“长安水边多丽人”。她们云鬓高耸入云,面如桃花,顾盼生辉;她们额点花钿,眉如远山,轻画面靥,又用斜红修饰;她们裙腰高束,裙裾飘扬,环佩叮当,身骑五花马,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唐代女性雍容、自在的气度和率真、俊朗的大气之美。咦,人群中,那个被簇拥着的C位女主,不就是虢国夫人吗?据传,她敢于淡扫蛾眉朝至尊素颜博得唐玄宗圣宠。历史的这一刻,被定格在了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成为经典。唐代的女性开朗大方,明媚自信,无论丰腴抑或苗条,都可以美得自成一家,美得酣畅淋漓。骑马射箭打马球、玩蹴鞠、穿胡服、着男装、写诗、为文、入朝当官,甚至成为执掌天下的一代女皇……在唐朝,女子的风光无限,仿佛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是一片云,飘过古丝绸之路的上空,这里的天空蓝得像一块巨大的湖泊,云朵像洁白的羊群倒映在水里。大雁从这里结队飞过,空中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徒留阵阵鸣啼。烈日炙烤下,沙漠呈现金属的光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一种广袤而盛大的孤独。玫瑰色的落日西斜,仿佛倾洒了神的酒杯,半边天都是葡萄酒的颜色。古老的胡杨林边,驼铃声声,商旅们成群的驼队曾经来过,风沙很快遮掩了足迹,像一个古老而不可言说的秘密。文成公主也曾经过这里,她也曾久久驻足,深情回望长安大明宫的方向;而后沿丝绸之路一直西行,最后折而向南,终于迎来逻些城(今拉萨)圣洁而刺目的阳光。戍边将士们一腔孤勇,手持弓弩和长枪,心事夜色里的城墙一样冷而厚重,又坚如铁。孤城边,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间,横亘天地。而《折杨柳》是永不停歇的思乡曲,在羌管琵琶上反复撩拨辗转。心事悠悠,月光如霜,将军白发。

我是一片云,再次飘过长安城的上空,又是一年暮春时,绿肥红瘦,春意阑珊,却是触目惊心。去年六月,安史叛军的战火洗劫了这里,据史载,“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西都长安瞬间变成一片瓦砾废墟。草木无情,正如自然造化,待战争的硝烟尘埃落定,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亦如陶潜诗《形赠影》中所言:“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这时,我望见一位老人,他佝偻着单薄的身躯,俯看一朵花,他稀疏的白发在无力的东风中飘扬,他泪眼浑浊,泪水溅洒在面前的花瓣上。我不禁想,这暮春时节盛放的,是荼蘼花吗?我不得而知。有飞鸟的一串鸣叫划破了此时的沉闷,清脆婉转,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却只是让幽咽难抑的哭声有了伴奏。一时间,国恨家愁齐上心头,家书有万金之重,家国有黍离之悲,沉郁顿挫,欲说还休,心事浓稠。我知道,这位老人是诗圣杜甫。

我,要做唐朝的一片云,路过唐朝的盛世与悲歌,路过历史的繁华与落寞。我继续飘飞,风是我的形状我的方向,我不喜不悲,不言也不语,唯独落下一行行清泪。

下雨了。


我要做唐朝的一片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