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特征与体型特征(恐龙)

骨骼特征:
对于体型庞大的指使性恐龙来说,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他们的腿骨庞大而结实,足以负担巨大的身体。同时,他们进化出了一种,巧妙的结构减轻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会造成力量的衰减。
那些体型更小的行动,迅速的恐龙则进化出了一种在现代动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点,薄壁长骨。这种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构成,而骨骼中央则是轻的多的骨髓,行动迅速的支持性恐龙,如橡树龙,就有这种薄壁长骨。我们可以假定这种骨骼是为了减轻重量,从而在逃离天敌时获得更快的速度。

体型特征:
恐龙整体而言,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他们的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的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千公斤之间,而全新式的掠食性食肉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左右。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股价来看,最高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Giraffatitanbrancai,原名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从多句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与帕林洪堡博物馆,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吨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现展于滨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直博物馆。








